李少红版红楼梦主演现状,主角不红配角全体爆红
昨天夜里,在27岁生日前夕,蒋梦婕发了一条长微博,自曝了26岁经历了解约风波,在拍“28岁未成年”的时候,一夜之间,把这七八年的积蓄全部赔光了,身无分文。
而这次蒋梦婕拍摄张艺谋的女儿张末执导的电影《28岁未成年》也让自己无比感慨。
回头看看当年李少红拍摄的《红楼梦》,画面美是美,但在演员的梳妆打扮以及选择上一直被吐槽。
看回当年的演员表,惊觉,这部剧太神奇了,竟然能从里面走出这么多当今炙手可热的红人。
比如说杨幂,当年削尖了脑袋都要进红楼梦剧组,结果演了晴雯。
当时的角色没记住她,倒是记住了她的老太太瘪嘴……
现在的杨幂多火就不用我赘述了,妥妥的国内一线话题明星了。
没想到赵丽颖当年也出演了红楼梦,是个戏份少得可怜的小配角,饰演少年邢蚰烟。
样子没什么变,还是圆圆脸的可爱模样。
现在的赵丽颖换了经纪团队,势如破竹啊!!简直就是急起直追杨幂啊!电影资源好得不行!
成年版的贾宝玉是杨洋饰演的,杨洋那个时候太好看了!
不过演了男主角的杨洋也并没有红起来……还是依靠后来的盗墓笔记这样的网剧红了起来,成为当今的一线小鲜肉!
行走的荷尔蒙黄轩,也是红楼梦里饰演过角色,薛蝌,也是个戏份少得可怜的配角。
黄轩一直有演技,但就是缺少一部让他一炮而红的作品。虽然也拍了红高粱芈月传这样的大剧,奈何剧中女主才是唯一吸引人的……
在麻雀里爆红的李小男阚清子,在红楼梦里也有角色,饰演贾宝玉身边的小丫鬟麝月,戏份也不多。
阚清子也是奋斗了好多年,前不久才在麻雀里咸鱼翻身,成为炙手可热的小花旦。加上她跟男友的纪凌尘不时撒狗粮,也有给她增添了存在感。
徐璐也在红楼梦里打过酱油,饰演薛姨妈的侄女,薛蝌的胞妹薛宝琴。当时的徐璐才14岁。
但一直到了甄嬛传里饰演甄嬛的那个伶牙俐齿的妹妹甄玉娆,才红了起来。
现在的徐璐也算是一朵3线小花吧。戏不少,但都没什么印象度。
还有个王熙凤,姚笛演的。当年觉得姚笛是里面演得最好的。
姚笛之后红了,是当时小妞剧的绝对女主角,但是周一见害了她,她归隐了2年多,今年才跑出来,但是市场已经不是她的了……
李沁饰演的薛宝钗是少年版的。
李沁现在的发展也还不错了,虽然够不上杨幂刘诗诗这样的级别,多少也算是一个准一线花旦,而且演技很不错。
白冰饰演的是成年版的薛宝钗,当时的白冰已经是冰雪薇甜的四美之一。
可一直到如今,白冰依旧没有火……
新还珠里的五阿哥张睿,当年在里面饰演蒋玉菡。
张睿没有因为红楼梦红,也没有因为新还珠红,感觉就是个怎么都红不起来的人……
周毅饰演李纨。
周毅直到现在也是个跑龙套的,就是在锦绣未央里饰演大夫人身边的丫鬟春茗的那位。
唐一菲演的是秦可卿。
自从跟凌潇肃在一起后,唐一菲感觉淡出了娱乐圈。刚生完孩子没多久,唐一菲,生活算是幸福,但事业基本就毁了……
于小彤饰演少年版贾宝玉,命就远不如杨洋咯……
之后的于小彤就不怎么火。让人记住的就是他跟海陆的姐弟恋,但也是以分手告终。现在的于小彤,长残掉了。
徐海乔饰演柳湘莲。生得又美,是一个业余的戏剧演员,最喜串戏,擅演生旦风月戏文。所以徐海乔都是这种扮相
徐海乔摸爬滚打这些年,也没红。蹭了一把花千骨的人气,算是被大家所认识了。
花千骨里的轻水鲍天琦也在红楼梦里有演出,出演丰儿。角色太小都找不到剧照了,就放一张轻水的照片吧。
这些年或多或少都成为现在中电视的中坚力量,所以说李少红很神奇啊!导了一部话题性十足的演员,然后这些演员出走后,个个都是靠别的剧火起来的……也算是奇观了。
李少红红楼梦停播原因是什么?
因为剧情不够精细,对原作理解有很多误解。因为演员没有很好地理解人物,只知道机械的背台词,完全没有领会人物的个性及这种个性背后的原因,造成演员与人物分离的现状。人物塑造完全偏离了原则宗旨。如黛玉不弱,宝钗不似杨妃般丰润,小宝玉身高竟高过大宝玉等硬伤。剧情故事空空道人路经大荒山,惊见孤石凿刻前世今生,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传奇。据石偈坠落之乡,追述至姑苏城里乡宦甄士隐之身世,演绎一生荣枯。更有甄士隐受神灵旨意,梦中和幻化巨石为玉的僧道相遇,验证天地之精华,投胎前生之真身,好不一般。但甄士隐虽神仙一流人品。只一事不足,年已半百,膝下只有一女,却神奇般遗失,运道败落,随了僧道西去。黛玉进了贾府,处处小心在意。宝黛初会,二人都认为对方是前世见过的,格外亲密。贾雨村和贾府连了宗,立刻走马上任。
李少红导演作品 李少红导演作品都有哪些?
1、李少红导演的电影作品有:《银蛇谋杀案》、《血色清晨》、《四十不惑》、《红粉》、《恋爱中的宝贝》、《生死劫》等。
2、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作品有:《雷雨》、《大明宫词》、《橘子红了》、《买办之家》、 《红楼梦》、 《大宋宫词》。
3、李少红,1955年7月17日出生于江苏苏州,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中国内地女导演。
李少红导演的艺术风格
李少红是中国电影和电视剧导演,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和赞誉。李少红的电影和电视剧作品以情感细腻、情节复杂、人物形象深刻为特点,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李少红的作品中,常常展现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他的作品中人物性格鲜明,情感丰富,形象深刻,让人感受到了深刻的人性化和情感化。例如,他的电视剧《大明宫词》中,通过对唐朝宫廷女官的生活和情感的描写,展现了强烈的人性关怀和对情感的细腻描绘,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此外,李少红的作品也常常展现出复杂的情节和细腻的情感。他的电视剧《甄嬛传》以清宫为背景,通过对宫廷政治和人际关系的描写,展现了复杂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他的电影作品《爱情万岁》也以其复杂的情节和细腻的情感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总的来说,李少红的作品以情感细腻、情节复杂、人物形象深刻为特点,展现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他的作品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和赞誉,成为了中国电影和电视剧领域中的一位杰出导演。
李少红有什么背景
新《红楼梦》热已无需论证。 各地播出混乱一片,有些台为抢播提前播出时间,有些台一天四五集轰炸式连播,网络也在“积极”盗播。 话题更是层出不穷,最近传出《红楼梦》收视下跌的话题,虽被剧组否认,但也赚足新闻关注。 网络上对新《红楼梦》的争论更是从来没有间断过。 有细心网友甚至一集一集和原著对照,“科学”挑刺。 目前,该剧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拍摄风格是不是“青少年教科书”、是否贬低观众智商、淫男 *** 阴森鬼怪又是否过于开放?7月13日晚9点,南方影视频道每晚三集连播新《红楼梦》。 南方都市报记者日前独家专访导演李少红,她就目前的压力状态、定位质疑、个人风格代入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红楼梦》面对史无前例的密集关注和口诛笔伐,导演对媒体采访态度也十分谨慎,一律采用文字回复法,不轻易评价演员,而且从导演与南都记者的对话中亦不难看出,导演的表达之严肃。 A 压力是否巨大? ———非常疲惫,已经奔走了十几个地区 我们和87版的拍摄目的都是一样的,只是不同时代对一部古典名著的解读。 南方都市报:《红楼梦》是全中国人的《红楼梦》。 新版《红楼梦》播出后,俨然成为当下整个社会争论的焦点,已不单单是一件娱乐事件。 此时此刻,您的心情是怎样的?背负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么?对这李少红些争论,你是怎样想的? 李少红:人民文学(出版社)这版《红楼梦》已经发行了400万册。 前天我们参加最新一次发行举行的签售仪式。 很多人从早上7点就来排队。 随着这部电视剧的播出,一定还有更多的人拿起这本名著重温,并且能够热爱上她。 小演员和我一起都感觉很有意义,重拍对弘扬和推广起到很好的作用。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领导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再版只需要印5000册,这次随着新版的热播,还没等上架就已经增加了印量。 我看到长长的队伍中不乏年轻的读者,争相和他们喜欢的剧中人物拍照,同时把书紧紧地抱在怀里,相信他们都会是热爱《红楼梦》的新一代。 我们伴随电视剧的播出已经奔走了十几个地区,非常疲劳。 有时候只能在飞机上睡觉,有时候来不及吃饭,孩子们饿着就又登上了飞往下一个城市的飞机。 他们在家也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这个场面如果让他们看到一定心疼得不得了。 我参加过电影上映的宣传推广,电视剧真的很少做这样强度的推广宣传,很多地区的电视台真的拿出前所未有的力量来推广这部剧,我想被大家重视的主要原因是《红楼梦》的魅力。 大家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南都:这一版的演员大部分是由“红楼选秀”淘出来的少男少女,他们对原著的生疏,表演基本功的欠缺和仓促的培训时间,曾让上一手的导演无法放心而拒接,您敢于大量起用新人,并在短时间内手把手地将他们从白纸变成一个演员,支撑您的底气在哪里? 李少红:这一版《红楼梦》中的年轻演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红楼梦选秀”,我们接手的时候已经决赛完了,在七十名参加决赛的选手里面,我们选择了二十名参演了主要角色。 另外一批年龄相对小的演员,是后来从全国100多所艺术院校选出来的。 他们都是相对受过艺术基础训练和教育的学生,选秀的选手大部分也是来自艺术院校的学生。 这是支撑我底气的原因之一。 其二,书中描写的正是他们这个年纪的感情故事,他们凭借自己的感受就能心领神会,不会有陌生感。 B 是否贬低观众智商? ———只要引起关注,为此去重读、去对照,作用都一样 任何一种极端的言辞都是爱之深切的表达。 只要不是人身攻击,都可以承受。 南都:对于新版《红楼梦》争议很多,有一种说法是:看过原著并深受87版影响的70后观众很气结,李少红没看过原著只把它当一部全新的娱乐作品去认识的部分85后观众很喜欢。 这是您预料到的结果么?你拍这部剧时是否真的针对85后、90后而拍?您是否为此而揣摩过新新人类的心思? 李少红:我们和87版的拍摄目的都是一样的,只是不同时代对一部古典名著的解读。 有一些那个时代原因造成不能涉及的内容,这次得到了补充。 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名著的翻拍,起到的作用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关注这部著作,为了加深人们对原著的理解和关注,为了这部能够代表我们民族的文化品牌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红楼梦》是一部经得起反复阅读的经典,每一代人都会从中获取对人生、对情感、对社会、对我们这个民族文化过去和今天的了解,甚至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也许这就是她的伟大之处。 南都:在早前南方台举行的点映会上,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世君毫不留情地指出:旁白解释过度了,比如刘姥姥醉倒怡红院一段,画面上刘姥姥已一步一倒了,旁白却还在解说她喝醉了,“这种解释不是把我们观众当作幼儿园的孩子、当作弱智吗?”您怎么看?您真的是放低姿态,拍一部“教材式的红楼梦”? 李少红:当作教材也好,图解也好,都行。 只要大家都看,引起关注,为此去重读、去对照,作用都是一样的。 说必要也好,不必要也好都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来消化。 任何一种极端的言辞都是爱之深切的表达。 只要不是人身攻击,都可以承受。 C *** 阴森太“开放”? ———现代的人抵抗力多强啊, 是《红楼梦》造就了我,我绝不可能撼动和违扭她。 南都:如果您是针对85后而拍,很矛盾的是,通过阴森的场景和配乐营造出如鬼片般的氛围,和一些淫男 *** 、同性恋的 *** 镜头,阴曹地府、青面獠牙的鬼怪,你不吝笔墨地给予极写实的表现,这些似乎对年轻观众来讲又太开放了? 李少红:生活在现代的人抵抗力多强啊,全民总动员战胜自然灾害、战胜经济危机、股票也跌也涨、炒房团逐渐退出市场、喜欢的球队赢了 不论发生什么都能够保持客观豁达的良好心态。 他们什么没见过,好莱坞大片里无所不有,《阿凡达》、《暮色》、《钢铁侠》 天上地下还有未来,神经早锻炼出来了。 我们接受的是全面的教育。 这个世界善恶并存,不会因为哪一个人而改变,有好人也有坏人,有欢乐也有“杯具”,有光明就有黑暗,有爱就有恨。 和《红楼梦》里面是一样的世界。 南都:对于剧中无处不在的昆曲背景音乐,不少观众的说法却是“予人鬼气森森的感觉,有如看《聊斋》之感”。 这些背景音乐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有观众评论:又是画面对白,又是旁白,又是音乐,让整个剧过满,缺少留白和观众自己体会的空间。 您可否想到这一点? 李少红:昆曲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非物质遗产,又和《红楼梦》有密切关联,用它很自然也很贴切。 古典韵味是可以慢慢品的。 昆曲的发源地在南方,上海边上的昆山地区,当时在文人雅士的沙龙里流传,很时髦,让人直接联想到《韩熙载夜宴图》里的情景,是最能代表当时上层社会,文人雅士气质的曲调。 历史原因让人们渐渐生疏了。 如果因为和《红楼梦》结缘,又能唤起对它的关注,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南都:唯美、精致、阴郁、清冷、梦境般恍惚疏离———这些风格为部分观众喜爱,也让另外一部分观众正在适应这些风格和《红楼梦》题材的契合。 您个人在拍摄过程中是否也觉得个人艺术发挥方面空间更大更酣畅淋漓?您有意识让其带有鲜明的导演个人风格吗?介意被定位为“李少红的《红楼梦》”吗? 李少红:我的所有创作灵感来自于曹雪芹的《红楼梦》,这是本充满艺术想象力的文学著作,其中充满了各个领域的发挥空间,只要你有感悟能力,有手段有武功就能有收获。 我们对这部名著的认识随着时代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发现其中的博大精深,有新的发现和开拓,有价值的发现就像获得一项科研成果一样。 曹雪芹之所以能成为文学巨匠,是因为他的智慧超过我们,他的智慧能让后人取之不尽。 是《红楼梦》造就了我,我绝不可能撼动和违扭她。 你可以看看李少红百科吧,我也不了解。 帮你找找资料。
李少红简介及详细资料
人物介绍 李少红,中国著名导演,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导演,1994年执导了影片《红粉》,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1996年,她导演了曹禺的名作《雷雨》,再受好评。其后更以电视剧《大明宫词》和《橘子红了》走红,李少红拍摄新版《红楼梦》受到各方关注,2010年7月李少红在录制《文化主题之夜》时突然情绪失控,指责媒体如今对《红楼梦》满是挑刺和负面报导,这对所有主创都不公平。 其后更以电视剧《大明宫词》、《橘子红了》走红,李少红拍摄新版《红楼梦》受到各方关注,2010年7月李少红在录制《文化主题之夜》时突然情绪失控,指责媒体如今对《红楼梦》满是挑刺和负面报导,这对所有主创都不公平。 2010年导演古典名著电视剧《红楼梦》。 2014年12月,导演李少红发声明表示要状告剧版《盗墓笔记》五大出品方,因该剧违规使用荣信达公司旗下艺人杨洋。 2013年担任电视剧《茧镇奇缘》制片人。 个人作品 其后更以电视剧《大明宫词》和《橘子红了》走红,李少红拍摄新版《红楼梦》受到各方关注,2010年7月李少红在录制《文化主题之夜》时突然情绪失控,指责媒体如今对《红楼梦》满是挑刺和负面报导,这对所有主创都不公平。 2010年导演古典名著电视剧《红楼梦》 2014年12月,导演李少红发声明表示要状告剧版《盗墓笔记》五大出品方,因该剧违规使用荣信达公司旗下艺人杨洋。 2013年担任电视剧《茧镇奇缘》制片人 1983年《包氏父子》副导演 1983年《出门挣钱的人》副导演 1984年《清水湾,淡水湾》副导演 1988年《银蛇谋杀案》导演 1990年《血色清晨》导演,获1991年上海影评协会“最佳影片奖”、1991年台湾《中时晚报》“优秀影片奖”、1992年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奖”、1993年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奖”。 1992年《四十不惑》导演,获1992年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影评人奖”。 1994年《红粉》导演,获1995年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1995年全国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95年上海电影协会、文汇电影时报“十佳影片奖”、1996年第27届印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金孔雀奖。 1997年《红西服》导演,获1998年中国 *** 最佳影片“华表奖”、上海影评协会文汇电影“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奖”。 2004年《恋爱中的宝贝》导演。 2005年《生死劫》导演。 荣获2006年美国迪伯伦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金胶片奖”。 荣获2006年义大利米兰亚、非、拉美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荣获2005年印度喀拉拉邦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雀奖”。 荣获2005年美国翠贝卡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 2006年《门》导演,获第26届金鸡电影节最佳摄影奖。 电视电影 《绝对隐私》系列 监制、出品人,合作出品人:高小平。10部数字电影分别是:《生死劫》、《兄弟》、《幸福从邪恶中穿行》、《人在北京》、《渴望一份真爱的感觉》、《绝对隐私》、《陈越的婚纱》、《冯齐的忏悔》、《别提过去别问将来》、《赵军的秘密》。 1996年《雷雨》导演 1998年《大明宫词》导演 荣获第十八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剧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照明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美术奖”;第21届飞天奖“最佳电视剧奖”、“最佳美术奖”。 2001年《橘子红了》导演 2004年《买办之家》导演 2010年《红楼梦》导演 2012年《花开半夏》导演 艺术风格 许多人认为,女导演都很男性化,李少红应该也是这样的,如果这样认为就错了。生活中,她笑起来很女人,害羞时很女人,她说的话题很女人,她抽菸的时候也很女人,身为女人兼导演,李少红觉得自己有许多感情优势。女人是感性动物,男人是理性动物,女人以感性的视角介入以男性为主体的影视艺术,应该既有艰难,又有优势。在李少红执导的影视作品里,人们总是能够明晰地看到她对女性意识的强调和一种个人化的、女性化的对于社会、对于人生和对于女性自身的认识。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在《血色清晨》中将异国作品与中国情境完美融合,讲述了深刻的现代中国寓言;她才能在《桔子红了》中又以古典唯美的笔触书写幽幽情殇。 李少红的“女人味”是从她大气、爽朗的举止中透出来的,正是这种内敛的“女人味”,成就了她的事业。 李少红在拍摄《红楼梦》的过程中,采用大量昆曲,昆曲的委婉与原著的文字巧妙结合,使其达到梦境效果。 襟抱堂网路推手机构认为,一部红楼梦,肯定是会火了一批演员,但李少红凭借此剧更是将扬名立万,攀升致国内一流导演的地位,其从女性的特有视角出发,来拍摄红楼,可谓实至名归,其之前北京台联合网路开展的红楼选秀,更是让这部戏戏未拍早已红遍大江南北,行销手段可谓相当成功。 人物经历 1969年当她还是北京一十一中学初二学生时,到四川军区独立第2师当兵,搞宣传作。 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导演。相继做影片《包氏父子》、《出门挣钱的人》、《清水湾,淡水湾》等的副导演。1988年,她独立执导影片《银蛇谋杀案》,受到观众的喜爱,此后,她便获得了影片的独立执导权,她本人也引起影视界的注目。1990年,执导影片《血色清晨》,揭示人性所蕴含的另一面,剖析人的内心世界,引起专家及评论界极大观注,称之为大手笔撼世之作。影片获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大奖。1992年,执导影片《四十不惑》,受到好评,获瑞士洛迦诺国际影评人奖。 1994年,执导影片《红粉》,描述了性格相异的女性,剖析了她们的心理状态,同时加强了影片中人物的爱情也是人性的主题,影片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第27届印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金孔雀奖,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98年《红西服》荣获1998年中国 *** 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荣获上海影评协会“最佳导演奖”。2004年,执导电影《恋爱中的宝贝》。2006年的导演作品是惊悚题材的《门》。 人物轶事 离家出走 李少红说,她14岁时有了一个弟弟,父母的视线和关注自然转移到他身上。于是,这年冬天,李少红便离 家出走了,满心想的是“再也不回家”。李少红当了兵,和30多个女兵被分到一个男兵连,参加野营拉练,每天山地行军90多里,摸爬滚打直到夏天,女兵们几乎都忘记了自己的性别特征。李少红说:“那个年代在我心目中是中性的。”或许就是由于这些特殊的生活经历,让李少红有了特殊的内心敏感,她才会在以后的作品中,有意无意地去追寻那些被丢失的少女时代。李少红 二十六岁初恋 1978年5月,一个身材很小,穿一身黑布衣服的,唯读过国小六年级的女孩子,由于各科考试成绩都好, 被录取进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就读。大学生活转眼就到了最后一年,曾念平,一个高高大大的小伙子闯入了李少红的生活。曾念平在电影学院学的是摄影,比李少红高一届,认识李少红时,他已毕业留校任教。李少红他们拍毕业作品时,曾念平是他们的摄影指导教师。20年后的今天,李少红回忆起她和曾念平的婚恋之初,还透著一脸单纯的笑容:“我是死乞白赖要跟他好的,那时候目的特别单纯,就是想嫁给他。我们既可以是事业上的伙伴,又可以是生活里的伙伴。”她感觉女性选择导演这个职业是很麻烦的事,“如果选择一个配偶不能理解你就更麻烦,我就想带着家到处走可能最安全。”曾念平是这样回忆他们的初恋的:“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女孩很踏实质朴,后来开运动会她投手榴弹的时候,我体育不错就给她讲了讲要领,她得了第二名,我们之间就有些好感。然后我读到过她写的几篇小说,文笔相当不错,我觉得这人特有才华,长得也不难看,后来就好上了。” 三十三岁走四方 1982年,李少红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曾念平则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文革”后第一个研究生。这时,他们两人去街道办事处领了结婚证。怀孕是对李少红一生最大的触动,“当时第一个念头是肯定要做掉。那是我一生最脆弱的阶段,天天哭,哭了好几个月。”后来总算把女儿生了下来,李少红在家带了3年 孩子。那时同代导演已经纷纷成名。1988年李少红重新出来独立拍片,跟曾念平从以孩子、家庭为主的生活关系,进入导演、摄影的纯工作关系,她说:“那时候一部戏几乎是从头吵到尾。吵了好几部戏。两人都觉得自己很委屈,也不知道矛盾出在那儿?我后来仔细想想,就是大家在工作中跟生活中的角色是混乱的。有时你不知道是该把他当做丈夫好还是把他当工作人员好。”李少红曾对此深深地忏悔道:“有一次,我的合作伙伴李晓婉对我说:你不在剧组时,对你先生讲话时,能不能不用导演的而是用妻子的口气?这句话当时对我内心震动非常非常大,于是突然回头想到:我平时在家里对丈夫对孩子,是不是说话办事都已经不是一个纯粹妻子的状态了?后来过了很久我还在为她这一问感到辛酸,我明白自己无意中失去的,都是女人最天性的东西。” 风雨同舟 1988年,李少红重新独立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叫《银蛇谋杀案》,当时就被举报有18处暴力镜头。后来,有观众就猜想李少红也是一个凶悍的导演。其实,那些既带有古典传统又时尚独特的影视作品的风格,才像生活中理性温情的李少红。在曾念平眼里,李少红是很有女人味的:“其实,少红挺女人的。只要有时间,她就收拾家,布置房子,买吃、穿、用的东西。她家里家外地操持,有时候凌晨一两点我都睡着了,她还忙着收拾呢。但再好的夫妻难免有磕碰的时候,她特爱干净,嫌我散漫、乱扔东西,我嫌她爱唠叨。我俩特合得来的就是逛书店。她对服装一直有浓厚的兴趣和品位,否则她不可能请叶锦添这样著名的服装大师来设计,也不可能拍出《大明宫词》、《橘子红了》这样时尚现代的效果。” 执导新红楼 经过漫长的等待和积蓄,由李少红导演、李小婉担任制片人、曾念平出任摄影指导的50集洪篇巨制新版《红楼梦》 终于浮出水面,即将在6月26日登入上海东方电影频道全国首播,每晚黄金时段三集连播。 昨日(6月21日)制片方在上海影城召开了新版《红楼梦》的首次新闻发布会,数十家上海主流媒体莅临发布会现场。当日上午主办方还特别邀请了几位红学专家和学者在电影院的大银幕上观看了第1、2、15、16四集电视剧。其中第1、2集《红楼梦》开篇描写“太虚幻境”亦真亦幻的情节和场景为首次搬上萤屏,这些细节对故事的发展和完整来说不可或缺,并运用了大量新的科技手段展现“幻境”,获得了专家学者的极高赞誉和媒体们的好评。 李少红回应新红楼争议 新《红楼梦》热已无需论证。各地播出混乱一片,有些台为抢播提前播出时间,有些台一天四五集轰炸式连播,网路也在“积极”盗播。话题更是层出不穷,最近传出《红楼梦》收视下跌的话题,虽被剧组否认,但也赚足新闻关注。网路上对新《红楼梦》的争论更是从来没有间断过。有细心网友甚至一集一集和原著对照,“科学”挑刺。 目前,该剧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拍摄风格是不是“青少年教科书”、是否贬低观众智商、淫男 *** 阴森鬼怪又是否过于开放?7月13日晚9点,南方影视频道每晚三集连播新《红楼梦》。南方都市报记者日前独家专访导演李少红,她就目前的压力状态、定位质疑、个人风格代入等问题进行了解答。《红楼梦》面对史无前例的密集关注和口诛笔伐,导演对媒体采访态度也十分谨慎,一律采用文字回复法,不轻易评价演员,而且从导演与南都记者的对话中亦不难看出,导演的表达之严肃。 压力是否巨大 非常疲惫 已经奔走了十几个地区 我们和87版的拍摄目的都是一样的,只是不同时代对一部古典名著的解读。 南方都市报:《红楼梦》是全中国人的《红楼梦》。新版《红楼梦》播出后,俨然成为当下整个社会争论的焦点,已不单单是一件娱乐事件。此时此刻,您的心情是怎样的?背负著很大的心理压力么?对这 些争论,你是怎样想的? 李少红:人民文学(出版社)这版《红楼梦》已经发行了400万册。前天我们参加最新一次发行举行的签售仪式。很多人从早上7点就来排队。随着这部电视剧的播出,一定还有更多的人拿起这本名著重温,并且能够热爱上她。小演员和我一起都感觉很有意义,重拍对弘扬和推广起到很好的作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领导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再版只需要印5000册,这次随着新版的热播,还没等上架就已经增加了印量。我看到长长的队伍中不乏年轻的读者,争相和他们喜欢的剧中人物拍照,同时把书紧紧地抱在怀里,相信他们都会是热爱《红楼梦》的新一代。 我们伴随电视剧的播出已经奔走了十几个地区,非常疲劳。有时候只能在飞机上睡觉,有时候来不及吃饭,孩子们饿著就又登上了飞往下一个城市的飞机。他们在家也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这个场面如果让他们看到一定心疼得不得了。我参加过电影上映的宣传推广,电视剧真的很少做这样强度的推广宣传,很多地区的电视台真的拿出前所未有的力量来推广这部剧,我想被大家重视的主要原因是《红楼梦》的魅力。大家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南都:这一版的演员大部分是由“红楼选秀”淘出来的少男少女,他们对原著的生疏,表演基本功的欠缺和仓促的培训时间,曾让上一手的导演无法放心而拒接,您敢于大量起用新人,并在短时间内手把手地将他们从白纸变成一个演员,支撑您的底气在哪里? 李少红:这一版《红楼梦》中的年轻演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红楼梦选秀”,我们接手的时候已经决赛完了,在七十名参加决赛的选手里面,我们选择了二十名参演了主要角色。另外一批年龄相对小的演员,是后来从全国100多所艺术院校选出来的。他们都是相对受过艺术基础训练和教育的学生,选秀的选手大部分也是来自艺术院校的学生。这是支撑我底气的原因之一。其二,书中描写的正是他们这个年纪的感情故事,他们凭借自己的感受就能心领神会,不会有陌生感。 是否贬低观众智商 只要引起关注,为此去重读、去对照,作用都一样 任何一种极端的言辞都是爱之深切的表达。只要不是人身攻击,都可以承受。 南都:对于新版《红楼梦》争议很多,有一种说法是:看过原著并深受87版影响的70后观众很气结,没看过原著只把它当一部全新的娱乐作品去认识的部分85后观众很喜欢。这是您预料到的结果么?你拍这部剧时是否真的针对85后、90后而拍?您是否为此而揣摩过新新人类的心思? 李少红:我们和87版的拍摄目的都是一样的,只是不同时代对一部古典名著的解读。有一些那个时代原因造成不能涉及的内容,这次得到了补充。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名著的翻拍,起到的作用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关注这部著作,为了加深人们对原著的理解和关注,为了这部能够代表我们民族的文化品牌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红楼梦》是一部经得起反复阅读的经典,每一代人都会从中获取对人生、对情感、对社会、对我们这个民族文化过去和今天的了解,甚至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也许这就是她的伟大之处。 南都:在早前南方台举行的点映会上,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世君毫不留情地指出:旁白解释过度了,比如刘姥姥醉倒怡红院一段,画面上刘姥姥已一步一倒了,旁白却还在解说她喝醉了,“这种解释不是把我们观众当作幼稚园的孩子、当作弱智吗?”您怎么看?您真的是放低姿态,拍一部“教材式的红楼梦”? 李少红:当作教材也好,图解也好,都行。只要大家都看,引起关注,为此去重读、去对照,作用都是一样的。说必要也好,不必要也好都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来消化。任何一种极端的言辞都是爱之深切的表达。只要不是人身攻击,都可以承受。 *** 阴森太开放 现代的人抵抗力多强啊! 是《红楼梦》造就了我,我绝不可能撼动和违扭她。 南都:如果您是针对85后而拍,很矛盾的是,通过阴森的场景和配乐营造出如鬼片般的氛围,和一些淫男 *** 、同性恋的 *** 镜头,阴曹地府、青面獠牙的鬼怪,你不吝笔墨地给予极写实的表现,这些似乎对年轻观众来讲又太开放了? 李少红:生活在现代的人抵抗力多强啊,全民总动员战胜自然灾害、战胜经济危机、股票也跌也涨、炒房团逐渐退出市场、喜欢的球队赢了,不论发生什么都能够保持客观豁达的良好心态。他们什么没见过,好莱坞大片里无所不有,《阿凡达》、《暮色》、《钢铁侠》,天上地下还有未来,神经早锻炼出来了。我们接受的是全面的教育。这个世界善恶并存,不会因为哪一个人而改变,有好人也有坏人,有欢乐也有“杯具”,有光明就有黑暗,有爱就有恨。和《红楼梦》里面是一样的世界。 南都:对于剧中无处不在的昆曲背景音乐,不少观众的说法却是“予人鬼气森森的感觉,有如看《聊斋》之感”。这些背景音乐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有观众评论:又是画面对白,又是旁白,又是音乐,让整个剧过满,缺少留白和观众自己体会的空间。您可否想到这一点? 李少红:昆曲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非物质遗产,又和《红楼梦》有密切关联,用它很自然也很贴切。古典韵味是可以慢慢品的。昆曲的发源地在南方,上海边上的昆山地区,当时在文人雅士的沙龙里流传,很时髦,让人直接联想到《韩熙载夜宴图》里的情景,是最能代表当时上层社会,文人雅士气质的曲调。历史原因让人们渐渐生疏了。如果因为和《红楼梦》结缘,又能唤起对它的关注,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南都:唯美、精致、阴郁、清冷、梦境般恍惚疏离。这些风格为部分观众喜爱,也让另外一部分观众正在适应这些风格和《红楼梦》题材的契合。您个人在拍摄过程中是否也觉得个人艺术发挥方面空间更大更酣畅淋漓?您有意识让其带有鲜明的导演个人风格吗?介意被定位为“李少红的《红楼梦》”吗? 李少红:我的所有创作灵感来自于曹雪芹的《红楼梦》,这是本充满艺术想像力的文学著作,其中充满了各个领域的发挥空间,只要你有感悟能力,有手段有武功就能有收获。我们对这部名著的认识随着时代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发现其中的博大精深,有新的发现和开拓,有价值的发现就像获得一项科研成果一样。曹雪芹之所以能成为文学巨匠,是因为他的智慧超过我们,他的智慧能让后人取之不尽。是《红楼梦》造就了我,我绝不可能撼动和违扭她。 状告盗墓笔记出品方 李少红2014年12月4日出声明状告《盗墓笔记》五大出品方,声明中提到《盗墓笔记》违规使用荣信达公司旗下艺人 杨洋 ,并正式对上述出品方提出法律诉讼,该案由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核实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