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草》为什么是禁歌?
《兰花草》不是禁歌,可以在各大网络平台收听。歌名:兰花草原唱:银霞歌词:胡适歌曲:陈贤德、张弼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但愿花开早能将宿愿偿,满庭花簇簇开得许多香,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但愿花开早能将宿愿偿,满庭花簇簇开得许多香,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但愿花开早能将宿愿偿,满庭花簇簇开得许多香《兰花草》的创造背景《兰花草》是银霞原唱的歌曲,由胡适作词、陈贤德,张弼作曲,歌曲发行于1979年09月01日,收录于专辑《回答》中。 《兰花草》这首歌曲根据胡适先生早年写的一首诗《希望》改编。1921年夏天胡适到西山去,友人熊秉三夫妇送给他一盆兰花草,他欢欢喜喜地带回家,读书写作之余精心照看,但直到秋天,也没有开出花来,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了这首小诗。 后被台湾的陈贤德和张弼二人修改并配上曲子,同时改名为《兰花草》,从而广为传唱。《兰花草》寓意是以兰花草比喻已去的斯人,不断牵挂和追问一个未尝的心愿。
《兰花草》为什么是禁歌?
截止至2021年9月18日,歌曲《兰花草》没有被禁,可以在网易云等各大网络平台收听。《兰花草》是由胡适作词、陈贤德,张弼作曲,银霞原唱的一首歌曲,歌曲时长为3分02秒。发行于1979年09月01日,并收录于银霞的个人专辑《回答》中。这首歌曲根据胡适先生早年写的一首诗《希望》改编。歌曲《兰花草》旋律优美,便于传唱,歌词则更有魅力,一个未尝的心愿以兰花草为喻,句句令人期待、牵挂和追问。歌曲《兰花草》的歌词如下: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但愿花开早,能将宿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但愿花开早,能将宿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但愿花开早,能将宿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用心理学名词解释胡适的歌词兰花草
《兰花草》的词,是北大胡适校长写的,是新文化运动旗手之一的胡适晚年所作的一首题名为《希望》的诗。
浅面理解:从采兰、种兰、养护的过程中,看出作者对兰花的挚爱、对兰花开放时的向往。兰草花”的歌词,溢表着胡适先生铭心刻骨的乡土之情。可以看出那是胡校长是第一次种兰。
深入理解:来到北大读书的学生都是胡校长采来的兰花。胡校长想用自己的无微不至将学生培养成才(夙愿),释放学生的才华(满庭花簇簇),为学校为祖国增光(添得许多香)。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表达他的急切心情,但是其中更深层次的意思,由于不是很了解当时的历史状况,所以不好表述。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摇篮,也是一座革命的摇篮,“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可能是表达当时形势紧张(秋天),“兰花”还须好好保护。
用心理学名词解释胡适歌词兰花草
兰花草 作者: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希望》原是胡适先生早年写的一首诗,后被台湾的陈贤德和张弼二人修改并配上曲子,同时改名为《兰花草》,从而广为传唱。1921年夏天胡适到西山去,友人熊秉三夫妇送给他一盆兰花草,他欢欢喜喜地带回家,读书写作之余精心照看,但直到秋天,也没有开出花来,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了这首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