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乐雅乐燕乐怎么区分
清乐,雅乐,燕乐区分方法:可以根据音阶构成来区分。清乐调式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增加清角和变宫而成的,又称新音阶或下徵音阶。其音阶的构成是:宫、商、角、清角、徵、羽、变宫;而雅乐调式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增加变徵和变宫而成的,又称正声音阶或古音阶。其音阶的构成是: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另外燕乐调式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增加清角和闰而成的,又称清商音阶或俗乐音阶。其音阶的构成是:宫、商、角、清角、徵、羽、闰、宫。雅乐介绍雅乐,即典雅纯正的音乐,雅,正也。是一种中国古代汉族的传统宫廷音乐,指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的音乐。雅乐的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与法律和礼仪共同构成了贵族统治的内外支柱。以后一直是东亚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雅乐是用于郊庙祭祀、春秋飨射以及朝廷举行的各种典礼仪式上的乐舞,乐人多由具有一定身份的良家子充当,乐器虽然也有丝竹乐器,但以钟、磐为主,是金石之乐。雅乐表演时,舞人俱进俱退,整齐划一,闻鼓而进,击铙而退,文武有序,音乐和谐,气氛庄重。
雅乐清乐燕乐特点
1.清乐:是指清商乐又称清商曲,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兴起并在当时音乐生活中占居主导地位的一种传统音乐2.雅乐:即典雅纯正的音乐,是一种古代的传统宫廷音乐,指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的音乐。雅乐的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与法律和礼仪共同构成了贵族统治的内外支柱。3.燕乐:又称宴乐,是隋唐至宋代的宫廷中饮宴时,提供娱乐欣赏的,艺术性很强的歌舞音乐。隋唐宫廷燕乐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的最高成就,它来源于汉族传统音乐的不断积累和汉魏以来外族音乐的大规模的输入。历史周武王建立周朝不久,就命周公姬旦制礼作乐,建立各种贵族生活中的礼仪和典礼音乐,使音乐为其王权统治服务。这一部分乐舞就是所谓的“雅乐”。它包含了远古图腾及巫术等宗教活动中的乐舞及祭祀音乐,也包含西周初期的民俗音乐。
周代对于雅乐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雅乐盛行于周代,周代帝王深知利用音乐的政治目的,在其建国之初,周武王姬发伐殷时,军中前歌后舞,以张士气。灭殷后又作了《象》和《大武》两个大型歌舞以夸战功。从周公旦开始,陆续制定了各种贵族生活中的礼仪和典礼音乐,使音乐为巩固王权统治服务。他们把礼、乐、刑、政并列,也就是使政权、法律这些制度上的统治手段和以宗法为内容的礼仪规定,以及与礼仪规定结合在一起的雅乐,构成了贵族统治的内外支柱。因而,在后来的西周和春秋时期,出现了雅乐的黄金时代。
概述周代雅乐文化的发展
雅乐 的意思即“优雅的音乐”.雅乐是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雅乐的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与法律和礼仪共同构成了贵族统治的内外支柱.以后一直是东亚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宫廷雅乐乐谱在中国已失传,只有韩国、日本及越南尚有保存.
雅乐是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雅乐的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与法律和礼仪共同构成了贵族统治的内外支柱.以后一直是东亚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宫廷雅乐乐谱在中国已失传,只有韩国、日本及越南尚有保存.
周朝的雅乐
--------------------------------------------------------------------------------
周武王建立周朝不久,就命周公姬旦制礼作乐,建立各种贵族生活中的礼仪和典礼音乐,使音乐为其王权统治服务.这一部分乐舞就是所谓的“雅乐”.它包含了远古图腾及巫术等宗教活动中的乐舞及祭祀音乐,也包含西周初期的民俗音乐.
《周礼》所记载的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各种贵族礼仪,其中与雅乐有关的有:
郊杜:祭天地神明的祭典;
尝禘:贵族祭其祖先的祭典;
食飨:政治上外交上的宴会等;包括大飨、燕礼、大射、养老等等.
乡射:乡里中官僚和地主们比射的集会;
王师大献:战争胜利时举行的凯旋庆典;
行军田役:用于军事演习性质的狩猎.
作为一种统治手段—礼乐教化的工具,乐舞艺术的地位和作用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周朝的礼仪活动中,严格的规定不同的场面使用不同的音乐.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参加典礼的贵族受到伦礼教育的感化,造成一种庄严、肃穆、安静、和谐的气氛.
各种主要典礼音乐的歌词,大都载于《诗经》中的「大雅」、「小雅」、「颂」;少数属于「南」.
随着周朝的衰落和社会的发展,民间音乐逐步代替了雅乐.贵族们对雅乐渐感厌烦而去欣赏俗乐,如《乐记》所载,魏文侯“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因此孔子曾感叹地说:“礼崩乐坏”.相匹配典礼的雅乐,开始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后逐渐变得庄严神秘而又沉闷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