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哪些
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昼夜长短的变化;3.四季的更替;4.五带的划分。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地球公转产生的后果(1)太阳周年运动:这是地球公转在天球上的反映。①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迹是地球轨道在日心天球上的投影,黄赤交角也是地球轨道面与其赤道面夹角在天球上的反映。②太阳在黄道上的不同位置是地球在轨道上不同的位置的反映。③太阳周年自西向东视运动的方向是地球公转方向在天球上的反映。④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角速度是天球上的反映。⑤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周期是地球公转周期在天球上的反映。(2)四季的变化:四季交替最根本的原因是太阳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进而引起太阳高度以及昼夜长短两在天文因素的周年变化所致。(3)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①无论任何季节,在纬度¢等于太阳赤纬δ处的正午太阳高度h为最大值90°,自该纬度向南北两方降低②在半球范围内同一时刻,任意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等于这两地的纬度之差。③任意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平均值等于该地纬度的余角。④在|¢|≥23°26′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呈单峰型,极大,极小值分别出现在二至日。⑤南北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呈双峰型。有两个极大值h=90°;两个极小值:主极小值h=66°34'-|φ|,次极小值h=66°34'+|φ|。
公转产生的4个地理现象
公转产生的4个地理现象包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着太阳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地球上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季较高,冬季较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 扩展资料 公转产生的.4个地理现象包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着太阳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地球上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季较高,冬季较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关系
地球自转方向和公转都是自西向东1、地球的自转是绕轴自转 在北极上空观察呈反时针方向,南极上空观察则呈顺时针方向,习惯上称为自西向东旋转.自转周期为一日.自转角速度为每小时15度,线速度则因纬度和海拔不同而异,例如,赤道海平面为464米/秒,高度增减100米,线速度增减26米;两极为零.2、除绕轴自转外,地球还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公转 公转的周期为一恒星年,约365日6时9分10秒.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轨道是一个扁率为1/60的椭圆.轨道近日点为1.471亿公里,远日点为1.521亿公里,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每日59分,平均线速度为每秒29.78公里,面速度为每日1.92*10的14次方平方公里.其中前两者有季节变化。地球自转一年要转多少圈如果地球相对于太阳是不动的,一天时间地球正好自转一周。但由于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当我们所在位置再次正对太阳时,地球已经绕太阳公转了一个角度。假设公转一周(即一年)是365天,则这个角度就是0.9863°(360°/365)。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一天内,地球自身旋转转过的角度事实上超过了360°。利用平行线的“内错角相等”原理,我们可以算出超过的角度正好是0.9863°,即一天自转了一周又0.9863°。如此,每天多转0.9863°,一年365天累计多转了0.9863°×365≈360°,正好一周。因此前面问题的答案是:一年365天,地球自转了366周。是不是有点意外?实际上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多于365天,是365天5时48分46秒,所以一年中地球实际自转了366.2422周。由于地球一天自转的角度和一周相差无几(不超过1°),人们通常称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对日常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而在天文学上,为了区分这两者,将通常的一天称为一个太阳日,将地球自转一周称为一个恒星日,一个恒星日的时间是23时56分4.09秒。
地球自转和公转有什么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地球公转造成了四季的交替。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出现,四季变换,这些熟悉的自然现象,都是由地球运动引起的。地球运动主要有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地球围绕其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的旋转叫自转;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的旋转叫公转。地球的公转的特点:1、地球公转是以太阳为中心,自西向东的旋转;2、地球的公转轨道同赤道的夹角为23°26′;3、地球公转的时间为365.25天;4、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南北半球的四季变化。扩展资料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判断晨线和昏线。(图略)(2)产生地方时差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时区:国际上划分时区的方法。规律: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C、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