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志大兵

时间:2024-11-18 07:27:53编辑:思创君

相声搭档“奇志大兵”的毁灭史,大兵的故事远比想的更恶劣

不知从何时起,春晚上的那些熟知的喜剧演员渐渐退出 历史 舞台,如今春晚上的语言类节目要不就是“笑中带泪”有教育意义的小品,要不就是用老段子堆叠而成的“新”相声,而像陈佩斯、牛群、姜昆等老艺术家渐渐没了消息,就连“常青树”冯巩都已经好几年不上春晚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曾经的春晚语言类节目当中,还没有那么多的影视明星参与其中,出演相声小品的都是专业的喜剧演员,比如赵本山、宋丹丹等等,而在这些经典搭档当中,有一对操着湖南口音的相声演员,让大家特别记忆犹新,这对搭档就是奇志大兵。

在90年代末期,奇志大兵这对黄金搭档,一度与冯巩牛群比肩,江湖上素称“北有冯巩、牛群,南有奇志、大兵”,可是在2003年,两个人却突然分道扬镳,大兵不断的卷入一系列不好的绯闻当中,而奇志失去了原来的搭档,也没了原来的名气。

奇志大兵这对搭档年龄相差比较大,说起来,大兵算是奇志的学生。当时由于电视传媒还不够普及,影视节目比较稀少,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除了歌曲就是相声表演,因此相声在那个年代也特别受欢迎,尤其在83年春晚之后,像马季、姜昆、侯耀文等一系列相声演员在电视上出现,越来越多人开始喜欢相声节目。

1984年,奇志与搭档郭新已经在相声圈小有名气,有一次,他俩在公园里彩排,准备接下来要参加的相声大赛,却没想到有个小观众特别喜欢他们,他俩接连两次在公园里彩排,这个小观众都会如约到场,终于有一次,这个孩子忍不住跟奇志搭话,他说他特别喜欢说相声,想要跟着奇志一起学相声,奇志看着眼前这个穿着校服的孩子,长着一双小眯眯眼特别喜庆,于是就答应教他相声,这个小孩就是大兵,彼时他才16岁,还在上中学,那时候他的名字还叫任军。

后来大兵每到周六周天都会到奇志家里学相声,奇志也是倾囊相授,从基本功开始教大兵,大兵还会带着录音机,一些段子除了口眼相授,气口和停顿都需要反复琢磨,奇志教的十分认真,大兵也耐心地学,并且很快就用奇志教的才艺参加了学校的表演,取得了很大的反响。后来大兵考上了大学学习声乐,就渐渐和奇志断了联系,两个人也一直没有合作过。

大学毕业之后大兵当了一段时间的电台主持,但是他发现自己志不在此,于是就辞职选择了跑场,那时候歌厅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代,大兵就到歌厅里串场,一边主持偶尔也说几个小段子,正巧奇志也在歌厅从事同样的工作,于是在大兵的建议之下,两个人正式组成搭档。

如今的相声观众都认识郭德纲,知道郭德纲曾三进三出北京,其实奇志大兵的相声之路也不是很容易,俩人刚开始搭档时,表演的都是别人的段子,再加上两个人磨合的并不默契,歌厅里的观众并不买账,最困难的时候,他俩求着歌厅老板不要报酬演出,老板都不愿意答应,还说:你俩把我的客人说跑了怎么办?渐渐地他俩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就开始创作新的段子。

那时候他们两个人经济都不算富裕,外出跑场只能骑着奇志的破摩托,赶场时摩托车经常打不着火发动不了,大兵老早就想换个新摩托,于是他们一天晚上连赶三个场,为了不误场,有时候衣服都来不及换,妆也来不及卸,经常穿着长袍大褂,顶着唱双簧的大白脸就走,骑着摩托车招摇过市,大晚上的吓到过不少人,然后第二天的三点钟,两个人又会不约而同的来到文联创作新段子,就这样风雨无阻。

于是一年后,大兵终于如愿买上了新摩托,奇志也告别了他的老“搭档”,两个人也渐渐在长沙小有名气,演出渐渐稳定了。但是他们依然坚持创作新段子,又过了一年之后,两个人都换上了 汽车 ,赶场再也不似之前的匆忙,颇有些暴发户的气势。歌厅对他们的态度也有了180度的大转变,观众们来歌厅首先就要问到有没有他俩的演出,要是没有就不买票。

但是他们俩这么出风头,也早就招来了别人的嫉妒,一天晚上,奇志大兵表演完从后台走出来,一伙来路不明的人突然拿着罐子腰带的物件噼里啪啦地向两人砸过来,尽管大兵连声求饶他们也还是不住手,直到奇志大喊要出人命时,那帮人才赶紧停手四散离去,这时两个人早已被打的鼻青脸肿,只能忍着剧痛自己去医院治疗,从此以后再也不敢这么出风头了。

1996年湖南经视创立之初,龙丹妮作为制片人打算制作一档综艺节目,这也是湖南电视台播出的第一档综艺节目,作为本土知名的喜剧表演者,奇志大兵被她邀请成为节目嘉宾,没想到一经播出之后收视成果特别好,观众们纷纷打电话夸赞,关于奇志大兵也是好评如潮,后来连续很长时间,奇志大兵都被湖南电视台力捧,他们也成了湖南比较有名的喜剧明星。

之后在1999年,奇志大兵以组合的形式登上了央视春晚,表演了相声《白吃》,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广泛好评,他们俩也算是火出了湖南,在全国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之后两个人又登上了《综艺大观》,作为一个当年爆火的节目,他们却连上了七期,足以见得受喜爱程度。那时候创办了德云社的郭德纲还籍籍无名,三进三出都没有在北京混下去,可是奇志却受到了侯耀文的青睐,先郭德纲一步拜师,而引保代还是师胜杰石富宽常贵田三人,都是相声界的名家。

而大兵也拜了李金斗为师,在辈份上还是比奇志低一辈,奇志算是大兵的师叔,也算是没有违背当时奇志教他时的师徒辈分。后来两个人参加相声小品大赛获得了二等奖,可是这个作品却为两个人的分道扬镳埋下隐患。原来当时大兵觉得当时两个人已经在全国很火了,他们的相声内容应该面向全国观众,而不是一味地使用方言,可是奇志却觉得,那是他们本来的特色,应当坚持下来,于是两个人在创作上就有了矛盾。

而且那时大兵还很年轻,在两个人当中他也更受到观众欢迎,不论是商演还是广告,找上大兵的更多一些,奇志就略显逊色,种种的矛盾暴露出来,加上两个人的合作没人在中间调和,于是两个人最终裂穴,各走各的路了。

之后大兵的发展还算顺风顺水,加上师父李金斗的力捧,没事也经常带上徒弟俩人一块演出,大兵在相声界的发展还算稳固,可是相声演员的嘴总是比脑子还快,一不小心就给自己招来祸端,郭德纲当年因此跟知名媒体闹翻,大兵也是如出一辙,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没想到靠嘴吃饭的大兵也毁在一张嘴上。

然而此事之后,大兵又被卷入一场交通事故,他当场就质问当时的执法交警:“你算老几?”没想到这个画面却被网友拍下来发到了网上,有一次引起网友们的讨论,大兵的名声又再次垮塌,出了此事,大兵也只好出面道歉,可是网友们却并不买账,大家都觉得他太嚣张,再加上这几年也没什么出色的表演,渐渐被淹没在舆论当中。

之后的大兵渐渐很少在电视上出现,但是在湖南,他还是有着自己的一批粉丝,还有自己的相声剧场,而在2019年,大兵还收了自己的徒弟,师父李金斗还曾出面为他站台,如今短视频平台爆火,大兵也和自己的徒弟经常在抖音上发一些段子,在本土也依然很有名气。

郭德纲带领的德云社发展的如此壮大,其他相声演员也渐渐显得没那么出彩,但是如大兵这样的曾经爆火的喜剧明星,又有师父李金斗的撑腰,尽管在电视上鲜少露面,在线下也依然会占据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是想想曾经的爆火,不知道大兵如今有没有后悔过呢?


还记得说湖南相声的奇志大兵吗?两人如日中天之时分道扬镳,后来呢?

相声在中国北方几乎是一门艺术,相声演员大多来自北方。启智和冰冰是极少数南方风格的相声演员。更难得的是他们的南方相声得到了全国包括北方观众的认可。但遗憾的是,在他们合作演出的全盛时期,祁之只身入京,士兵留在湖南,演出中默契配合的两人分道扬镳。究其原因,既有士兵表演“抢戏”的不平衡因素,也有士兵追求个人发展的不同因素。因为“洗脚城”等歌厅的表演录音在网上流传,很多网友第一次知道了有志气的军人的相声。他们的表演带有浓重的湖南口音,但几乎每句话都爆笑、幽默、夸张。该士兵是湖南长沙人,但祁志不是湖南人。他出生在辽宁太原,从部队搬到湖南。启智实际上比一名士兵大很多,大15岁。他成为工程师后,开始说相声。将近30岁时,他跳槽进入湖南省文联。当他1995年开始和士兵一起工作时,他已经40多岁了。当时的士兵才30出头。军人也有军事经验,在部队也讲过相声。他们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走到一起的。与姜昆和冯巩不同,他们的大部分经历是戏剧表演。他们最早在长沙歌厅演出,但他们的演出很受欢迎,很快在湖南省流行起来。到2000年,两人还在湖南举行了一场特别的相声表演,他们的名气进一步扩大。1999年通过央视春晚,他们第一次被全国人民正式认可。由于节目时长有限,他们的讽刺作品《免费食物》只持续了几分钟,但从现场效果来看,还是赢得了观众的认可。这部作品只持续了几分钟,却给全国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改变了北方喜剧作品一统春晚的格局。他们两人开始频繁出现在央视平台,上演了《楼上楼下》、《我是110》等多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在他们的表演中,士兵们习惯于说带有湖南风味的普通话,而他们说带有气质的普通话,这使得观众不仅容易理解,而且也认识到了当地的特点。随着知名度的扩大,矛盾就产生了。就个人风格而言,士兵们虽然以作品出名,但作品的主要包袱来自他,而不是调侃和好奇的常识。时间短也可以。随着士兵人气的迅速膨胀,旗人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失衡。2004年,祁之拜时任中国铁路艺术团团长的侯为师,进入北京铁路艺术团工作,这被视为与军人的正式突破。从1995年到2004年,他们在一起工作不到十年。军人很早就从师,早在1998年就拜李金斗为师。但是,他并不想因为这个在北京工作,而是一直留在湖南。在普通演员眼里,进北京意味着更广阔的世界,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也许对于军人来说,留在湖南是更好的选择。分开后,士兵们来到赵卫国合作,参加了许多春晚演出,但从未创造过当年的辉煌。启智进入艺术团后,变得默默无闻。虽然他的行政职务不断提升,但他参加的演出大多是吊唁演出,知名度也逐渐下降。从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把启智和士兵分开是一个两败俱伤的选择。两人的表现已经不能呈现给所有人了,事业从此一蹶不振。人生的机遇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做出对自己有利而又避免不利的选择。谁能知道多年后意味着什么?

奇志和大兵为什么不一起说相声了呢?

奇志大兵缘何分手


--------------------------------------------------------------------------------
http://www.csonline.com.cn 2003年09月18日09时29分 星辰在线

当“黄金搭档”奇志、大兵黯然宣布分手时,长沙观众一片惊讶;当奇志挑中徐文作为新搭档时,长沙观众再次一片惊讶。对于其中究竟,奇志不愿意说,大兵不愿意说,徐文还是不愿意说。

记者近日采访了奇志、大兵、徐文以及他们身边的许多知情人士,获悉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

奇志大兵可能分道扬镳早已是圈内公开的秘密。3年前,一次本应非常平常的艺术讨论却为这对师徒日后的分手埋下了伏笔。

2003年2月初,当晚报第一时间报道了奇志、大兵正式分手的消息后,许多读者朋友都不愿意相信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是真的,纷纷打电话到本报求证。但圈内人士对此却并不感到那么“突然”。一位熟悉其中内幕的相声演员说,他们分手只是时间的问题。在2003年湖南卫视元宵节相声专场晚会举办之前,就有业内人士提醒记者:多拍些奇志、大兵的照片,这也许是他们俩最后一次以搭档身份参加大型演出。这些都不幸被言中。6月底,记者在武汉采访了马季,他谈到奇志、大兵分手时,说了6个字:遗憾,但不突然。而记者在武汉采访大兵时,虽然他坚决不谈分手原因,但他也坦言“这件事(指分手)可能并非观众所想象的那么突然”。

看来,奇志、大兵可能分手已经是圈内一个公开的秘密。

经过几年的苦战,奇志、大兵在湖南相声界坐上了头把交椅,就是在全国而言,在央视春节晚会上风光过一把的他们也称得上小有名气。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这对从患难中走过来的师徒怎么会选择了分道扬镳呢?艺术上的分歧是奇志、大兵分手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两人磨合了将近10年时间,但随着双方艺术造诣的提高,奇志、大兵在创作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分歧。两人最大的一次摩擦出现在3年前。当时奇志提议写《治感冒》这个段子,但大兵对奇志自我感觉不错的《治感冒》非常不感冒。两人就艺术创作方面的问题发生了争执。一位当时在现场的目击者说,这是这对师徒第一次红脸。按照原计划,晚上奇志、大兵应该到长沙的几家歌厅参加演出,但当晚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只有奇志一人,他临时和歌厅的主持人合作讲了几个小段子。许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小细节,事实上这次本应非常平常的艺术讨论却为两人日后的分手埋下了伏笔。

虽然后来大兵正是凭这《治感冒》在央视大出风头、最后还捧回了最佳捧哏奖,但奇志、大兵在创作上的分歧还是存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分歧甚至越来越大。大兵后来在武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谈到选择赵卫国做新搭档的理由时说:“我们年龄差距不大,相声艺术创作方面的分歧很小。”因为这次办公室里的争执,奇志、大兵暂时分手了。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分手。因为没有被新闻界获悉,因而显得风平浪静。后来由于拍摄《一笑治百病》,奇志主动打电话给大兵邀请他再次合作,两人这才又走到了一起。

在奇志、大兵合作的最后两年里,两人几乎没有共同创作出新的相声作品。用奇志的话说,大兵具备成为一个优秀相声演员的诸多条件:勤奋、幽默。确实,在和奇志搭档的几年里,大兵在艺术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湖南家喻户晓的相声演员。电视台开始请大兵担任主持人;报社开始请大兵担任形象代言人;广告商开始追逐大兵拍广告……奇志大兵从北京获奖回来后,个别媒体更是派出大批记者赴机场团团围住大兵,将奇志“凉”在一边。随后的报道中也是直接改成“大兵奇志”如何如何。这些,都使得奇志、大兵的关系开始悄悄地发生改变。一位熟悉他们的朋友说:“奇志收的徒弟每天都得到他的办公室去讨论创作方面的问题,大兵也不例外,但在他们合作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一直都是奇志拎着矿泉水去大兵家磨段子。”而在平时奇志、大兵演出的歌厅里,奇志主动提出主持人报幕时,由原来的“奇志、大兵”改成“大兵、奇志”……6月28日,记者在武汉再次采访了马季,他当着奇志的面感叹地说:“共患难容易,共富贵难呀。”

奇志和大兵至今还是为对方牵肠挂肚。在武汉,说到大兵,奇志多次流泪。大兵托赵卫国带来了他对奇志的问候。大兵曾对记者说:“我和奇志合作的近10年时里,我和他在一起的时间可能比他和他老婆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多”。他说这话的时候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明显动了感情。分歧归分歧,分手归分手,但客观地说,奇志、大兵之间是有着深厚感情的。在他们分手之初,两人都不愿意面对这件事。大兵选择了沉默,奇志选择了回避。“刚开始的那一个月,我没有一点心思创作。”奇志回忆说。他的一位非常好的朋友给记者讲述了这样的事:一天晚上奇志和他从别人家回来,汽车在环线上奔驰,两人谁也不说话。突然奇志将车停在路旁,头伏在方向盘上,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奇志军人出身,在文艺圈摸爬滚打几十年,早已经修炼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但只要谈起大兵——即使在他们分手5个月之后、双方都有了新搭档,他仍然会流眼泪。记者就亲眼看见过两回。他和徐文在武汉演出期间,一天记者去大兵的武汉新家采访,回来后到奇志房间聊天。大兵当时告诉记者,现在在武汉的局面还不能说完全打开了,创业阶段日子过得很紧,得想法拼命挣点钱。记者把这句话告诉了奇志,奇志眼圈当即红了:“他是有志向的人,千万不可为钱丧失了自己的目标……你如果还有机会碰到大兵,一定要提醒他这个。”第二天,徐文告诉记者,奇志当天晚上几乎没睡什么,拉着他聊了一晚上的大兵。

这次在武汉,当地数家媒体联合采访奇志,问到奇志和大兵的问题,徐文给记者们讲了一个故事。来武汉前徐文接到在武汉演出的朋友的电话,说大兵的一个新段子在歌厅演出时,效果不太好,观众起哄了。他当时有些幸灾乐祸地告诉了师傅奇志,奇志非常严肃地说:“你不要笑话人家,艺术创作难免有失败的时候,我们也说不定会有被哄下去的时候,大兵是个难得的好演员……”徐文说,这件小事,让他学到了许多东西。说到这儿时,一旁的奇志突然眼圈又红了,他赶忙躲进了卫生间。

每每说到大兵,50岁的奇志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徐文说,奇志从没有在他面前说过大兵的坏话,相反总是说他如何勤奋,要徒弟们向他学习。

事实上大兵也一样,对奇志牵肠挂肚。10多年前,当时还在读中学的大兵就是在公园邂逅了正在练习相声的奇志,从而开始每个周末拎上小录音机跑到奇志的办公室求教,最终走上相声艺术的道路。这段难忘的日子,一直铭刻在大兵的记忆深处。他忘不了自己的启蒙老师,他也忘不了那段青春岁月。6月28日,他躲在湖北某剧院的观众席上看完了奇志、徐文的表演,虽然没有直接和他们见面,但两天之后,他还是通过赵卫国向当年的师傅表示了问候,并对他们的新作品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

奇志选择徐文作为自己的新搭档,吓得徐文跑到云南“冷静”了一个月。奇志发誓,两年不挣钱也要把“文子”培养出来。

在大兵选择赵卫国赴武汉之后,包括北京大腕在内的许多相声演员都向奇志发出邀请,希望能和他合作。大家都知道,奇志的创作功底非常扎实,每年都能出不少好作品,相声这门艺术讲究的就是出作品,否则再大的名气也干不长久。奇志婉言谢绝了这些邀请。他很清楚,和这些大腕演员合作,无论是出场费还是知名度,都会有很大的提高,但干相声这行需要吃苦,如果不能和他一起白天在办公室写段子、晚上去歌厅磨段子,再大的腕他也不愿意合作。

奇志选择了徒弟徐文。这又一次引起了大家的惊讶———徐文从来就没说过相声,他行吗?奇志坚定地点了点头:“相声没有神童!”

奇志太了解徐文了,他曾和徐文的父亲一起共事多年,看着徐文长大,后来他父亲又把小徐送到自己面前学习。这个憨厚的小伙子毕业于艺术学校,浑身都是喜剧细胞,加之在歌厅担任主持工作近10年,有许多的相声素材。更重要的是接人待物很真诚。他的缺点就是懒散,缺乏相声方面的专业知识。如果他真正做到“守定”和“放下”,在相声事业上有所收获也并非绝无可能。徐文此前向奇志求师时一肚子热情,但当奇志真正想收他为搭档,徐文却犹豫了:虽然一直钟情相声艺术,很想跟着师傅奇志好好学习,但“奇志大兵”已经成为一块金字招牌,自己能顶得上去吗?师傅和前几位搭档合作时都曾在全国拿到不少奖,会不会拖累他?就在这个时候,闻到风声的一些媒体开始四处打探他的消息,这给了徐文更大的压力。

徐文给奇志打电话请假:“师傅,我想先去云南冷静一段时间,学不学相声让我好好考虑一下再做决定,您看行吗?”徐文后来告诉记者,他当时还有一个顾虑:自己在歌厅做主持好歹也小有名气,每月收入不菲,如果放弃主持去学相声,万一不成功怎么办?一家老小还要照顾呢。奇志理解他的处境,放了他一个月的假。

一个月后,徐文回到长沙,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奇志家里求学:“师傅,我想清楚了,我要学相声!”奇志高兴地握住了他的手。其实这段时间他也受到很大的压力,有人甚至断言徐文根本就不是讲相声的料。“能带出大兵就不能带出徐文吗?没有谁天生就是讲相声的料,这两年不挣钱也要培养出新的相声人才来!”奇志暗暗下了决心。为了不给徐文增加压力,这些他一个字也没告诉他。

用徐文的话说,学相声不是人干的活:晚上必须要和奇志一起到歌厅演出至凌晨,第二天又必须雷打不动地到办公室写段子,习惯了自由散漫生活的他实在是又累又闷。看在眼里的奇志给他讲起了大兵当年的故事:“1997年除夕,我和大兵一晚上跑了7个歌厅,最后是天都亮了才回家休息,下午又继续准时到办公室创作。你以为大兵是怎么出名的?是苦出来的!”

奇志很喜欢讲这个故事,记者在武汉采访的几天里,经常看到他给徐文讲大兵以前刻苦求学的事例。徐文有时会不无醋意地对记者说:“师傅最喜欢的徒弟就是大兵。”

其实大兵走后,奇志将更多的心血倾注到了徐文的身上。在武汉出差,记者和徐文同住一间房,每天上午奇志都会轻手轻脚过来看看徐文醒了没有,如果见他睡得正香,便会轻手轻脚走出去,过会再过来看看。到了排练的最后时间了,他才会忍痛将徐文叫起来。

6月28日晚,在武汉曲艺团演出之前,初次在全国相声界亮相的徐文紧张得满头大汗。其实奇志比他更紧张,尽管他和记者们谈笑风生,但老是有点走神。出乎意料的是,那晚他们获得了头彩,出尽了风头。一身湿透了的奇志低调地对记者说:“这不能说明什么,以前我和大兵合作时每次观众的掌声都有这么热烈,这次更多的可能是大家对新人徐文的鼓励。”

当晚演出结束后,大家来到武汉著名的吉庆街宵夜。从不喝酒的奇志破例举起了酒杯。吉庆街有许多民间艺人到客人的饭桌前拨琴亮嗓。奇志说:“文子,你也唱一个!”此时天空下起了小雨,喝得有几分醉意的徐文当即举着一个空啤酒瓶当话筒忘情地唱了起来,奇志也拍着手掌在雨中有些忘形地跳起舞来。这是记者第一次看见奇志“失态”。

武汉之行回来的路上,奇志再三提醒徐文:“武汉的演出虽然比较成功,但回去后我们就要忘了它,一切从头开始!”徐文认真地点了点头。奇志转过头来又对记者说:“我们不能和大兵、赵卫国比,他们是强强联合,徐文到现在也还只能说是相声的门外汉。别看大兵、赵卫国现在没有很成熟的新本子,但以他们的艺术造诣很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年底上春节晚会。我和大兵分手也许更有利于各自的进步,我希望两对搭档在竞争中各自得到更大的发展,给观众带来更多好看的节目!”


上一篇:分割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