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新和令狐庸是不是同一个人
金庸新,原名杨明刚,笔名“阳朔”,1964年出生于吉林,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活跃于90年代初期的大陆,与令狐庸、龙骧子合称“三剑客”。代表作《九阴九阳》、《大侠风清扬》
令狐庸,本名冷杉。导演,中国电视剧导演协会会员,黑龙江伊春市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班。代表作:四十九集央视大戏《昭君出塞》,《庄稼院里的年轻人》,《怪王外传》,《怪王别传》,《胡笳汉月》又名《北魏传奇》等。
冷杉导演曾是位诗人,除此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武侠小说作家。据冷杉导演透露,他就是当年大名鼎鼎的“令狐庸”,因续写金庸武侠小说而闻名。说起金庸,冷杉充满敬佩之情,当年因为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写了《风流老顽童》、《剑魔独孤求败》两部小说,
以上,参自百度百科
如何评价金庸的作品?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江湖路远人心恶,何妨煮酒笑人间。套用网络小说经常用到的一句话可以这么评论金庸先生,天不生金庸,武侠万古如长夜。作为新派武侠小说的三位巨匠之一,可以说金庸小说可以说是我国武侠小说的巅峰,前无古人,后尚未见来着。一部小说的好坏,一是看传播程度,二看写作深度,三看后世影响。而就这三个当面来说,金庸之后再无武侠。成名于上个世纪的三大武侠宗师古龙,金庸,梁羽生,都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大作,但就传播度来说,金庸当属第一,对于非武侠爱好者来说古龙笔下的代表人物只有陆小凤,楚留香,很难在听见其他名字,但是谁不知道令狐冲,郭靖,杨过,乔峰呢。金庸笔下十四部知名武侠小说,几乎每一部都家喻户晓,从家国两难的萧峰到为国为民的郭靖再到恩仇难忘的陈家洛。而在深度而言,金庸的作品总是融入了时代的大环境,让情节的发展看似出乎意料,但却合情合理,在大多数人看来郭靖本可以带着黄蓉在桃花岛安然度日,但那就不是我们所认识的侠之大者,郭靖驻守襄阳数十年,终究天命难违,襄阳城破,以身殉国,何其悲哉,但却使这个人物完满了。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我可以看到主人翁一直在努力做真正的自己,不断在历史的长河中挣扎,真实而又无奈。对后世而言,金庸先生的成就太高,以至于后人难以超越。自金庸先生封笔至今,国内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好的武侠小说,盛极而衰这个词用在这里却是如此贴切。三大巨匠的时代早已结束,但是后来者却还活在他们的阴影中。突然想到金庸先生的一首诗,对于武侠世界可能是最好的诠释。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笑谈中,不如人生一场醉。
《倚天屠龙记》原著结局是什么?
《倚天屠龙记》原著结局是:第一版结局:小昭与蛛儿离去,周芷若削发为尼,张无忌担任峨眉掌门,并将明教教主之位传给杨逍。最后一幕是张无忌与赵敏在房中情画柳眉。第二版结局:小昭与蛛儿依然离去,张无忌辞去教主之位,远离义军大事。最后一幕张无忌与赵敏于房中情话时,周芷若忽然出现在窗外,张无忌百感交集。第三个版本延续第二版结局,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情节。就是周芷若向张无忌提出了她让张无忌做的一件事,这件事就是张无忌永生不得和赵敏成亲,除此之外他们在一起生孩子都可以,就是不能拜堂成亲,因为周芷若要让张无忌永远记得她。《倚天屠龙记》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fv7OAfNv8JI97I0j8ujk2w?pwd=4q0p提取码:4q0p 元朝末年,江湖盛传兼得倚天剑与屠龙刀者即可号令武林,整个武林为之疯狂。张无忌(苏有朋 饰)的父母张翠山和殷素素无意卷入因屠龙刀而起的江湖纷争,年幼的张无忌目睹父母双亡,更被“玄冥二老”所伤,所幸被张三丰带往少林寺求得易筋经解毒,无意中还得到了一部失传已久的武功秘籍《九阳神功》,抱着打发无聊时光的念头,不料却练就神功,不仅清除了体内寒毒,还以超凡的武功在明教光明顶化解了武林纠葛,成为明教教主。
《倚天屠龙记》结局是什么?
苏有朋版《倚天屠龙记》的大结局是张无忌认为自己不适合当教主,当众辞退明教教主之职。 张无忌卸任教主后,带着赵敏往冰火岛完成他俩的梦想,终于找到理想家园,在漫天花海下共度余生。苏有朋版《倚天屠龙记》的定位是言情武侠连续剧,戏中的感情十分浓烈,而主角张无忌是一个最自然随心的人,他的感情世界里不会有半点造作,而且他极易受感动,也往往以爱还爱。剧情简介元朝末年,武林中盛传,谁能同时拥有屠龙刀和倚天剑,就将得知隐藏其中的巨大玄密,由此引发了武林中对于屠龙刀和倚天剑的争夺。武当山上武当派祖师张三丰的三弟子俞岱岩奉师命令下山扶弱济贫,却不慎卷入到海盐帮与海沙派抢夺屠龙刀的争战中,遭人暗算致残。张三丰的五弟子张翠山在寻找真凶的途中遇到天鹰教的殷素素,两个人深知正邪两教不共戴天,却暗生情愫。在东海中的王盘山岛上,江湖人士为屠龙刀再起纷争,两人为救岛上众人,被明教金毛狮王谢逊胁迫至一弧岛。两人于岛上成婚,并生下儿子张无忌。张翠山和谢逊也结为兄弟。
金庸写了哪些小说?
《金庸作品集》收录了金庸的全部武侠小说,共15部。分别是: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雪─《雪山飞狐》(1959年)连─《连城诀》(1963年)(又名《素心剑》)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鹿─《鹿鼎记》(1969—1972年)笑─《笑傲江湖》(1967年)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侠─《侠客行》(1965年)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碧─《碧血剑》(1956年)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其他作品《袁崇焕评传》(附于《碧血剑》之后)《三十三剑客图》(附于《侠客行》之后)《成吉思汗家族》(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金庸作品集《关于“全真教”》(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易经·阴阳与术数》(附于《神雕侠侣》之后,新修版收)另附有:《陈世骧先生书函》(附于《天龙八部》之后)《康熙朝的机密奏折》(附于《鹿鼎记》之后)除《金庸作品集》外,金庸散文另集为《金庸散文集》,金庸社论在大陆未结集出版。
金庸的小说全都是自己写的吗?他是否与人合作过?
这是不可能的,金庸和古龙没有任何合作,金庸封笔之后古龙才成名,怎么可能合作写小说?这件事在金庸和古龙的一些自述里都有辟谣。一、当初还有一个对联叫“冰比冰水冰”。据说是金庸古龙出的对子,让读者对下联,后来金庸专门在小说后记里边辟谣,说没有这回事,是别人杜撰的。冰比冰水冰,也不符合对联的平仄要求。二、如果说,金庸和古龙真有过合作,那就是《陆小凤传奇》这套书,当时古龙成名不久,金庸早已封笔,专门写信向古龙约稿,请古龙写一部小说在金庸的明报上边连载。古龙收到金庸的邀请,非常的激动,这等于是受到了前辈的认可,于是他破天荒的认真用心创作了《陆小凤传奇》这部作品。所以,如果要说合作,那么《陆小凤传奇》是金庸和古龙唯一的合作,而这种合作,只是古龙在金庸创办的报纸上连载了一个作品,而不是他们一起创作一部小说,《陆小凤传奇》也是古龙写的最认真最用心的一部作品。同时也开创了古龙小说的侦探风格。三、古龙是宝岛的,金庸是香港的,他们也不会经常凑在一起蹲着研究写作。小说创作最大的源泉当然是想象力,但想象力成长的土壤是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想象力这个东西很奇妙也很复杂,它肯定不是凭空出现总是会有些由头,如果你没见过大象你怎么也想象不出大象的样子,所以想象力一般来源于自己的经历这种经历可能是读书也可能身边的真人真事,就比如风清扬这个人其实是吴清源,金庸众多小说里的表哥据说都是按照徐志摩的样子描写。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是一个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人,这样才能够持续不断的构思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同时一个优秀的作家也必须有足够的生活经历这样才能创作出符合实际让人信服的作品。金庸的创作很多都是结合历史事件,所以他的小说读起来很多具有真实代入感,古龙的小说很多都是写的虚幻江湖侠义所以他的小说读起来让人很是飘渺。但是他们所创造的人物很多都具有真是原形,读者读起来会发现这个人性格好熟悉,这就是他们成功的地方。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