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与社会发展

时间:2024-11-22 12:16:03编辑:思创君

法学期刊排名

其他信息:上面那个排名,要不就是二十年前的数据,要不就是瞎编的。目前最好的四个法学院,绝对是:人大、清华、北大、中国政法大。其他的都跟这四个有差距。根据连续五年的法学创新网的统计数据,这四个学校的法学高端论文,几乎是同一个水平线,遥遥领先其他学校。从规模上来说,中国政法大规模最大,其次人大,再次北大,清华最小,所以从教师的精良度来说,清华最好,其次北大、再次人大,然后才是政法大。根据前几天公布的最新数据,2013年的情况,清华拿了最多学科的第一名(3个第一、2个第二,3个第三),政法大第二(2个第一、3个第二、2个第三),人大第三(2个第一、1个第二,2个第三),北大第四(0个第一、4个第二,1个第三)。详细数据见下面表格:

李建华的发表论文

1.《论经济法责任的特征》,《当代法学》1993年04期。  2.《试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矛盾及对策》,《当代法学》1994年03期。  3.《论经济法责任的构成要件及承担方式》,《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年06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于1996-05-01转载。  4.《对我国民法调整对象的再认识》,《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06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于1997-02-01全文转载。  5.《经济法学体系的开拓与创新》,《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01期。  6.《我国经济法立法的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2期。  7.《我国与韩国经济法立法技术的比较与借鉴》,《东北亚论坛》1997年02期。  8.《略论经济法立法的模式和体例结构》,《中央检察官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9.《人权的民法保护机制》,《社会科学探索》1997年03期。  10.《经济立法概念的重新界定》,《当代法学》1997年04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于1999-07-01转载。  11.《建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思考》,《人口学刊》1997年04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于1997-12-01全文转载。  12.《我国经济法学体系的反思与重构》,《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05期。  13.《我国经济法学研究的反思与深化》,《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05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于1998-01-01转载。  14.《我国经济立法中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行政与法》1998年01期。  15.《论占有与善意取得》,《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03期。  16.《略论经济法立法权》,《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02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于1999-07-01全文转载。  17.《经济法立法的协调性原则简析》,《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04期。  18.《我国民法应建立禁治产人制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0-02-01全文转载。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于2000-02-01全文转载。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0年第3期全文转载。  19.《论民事活动—兼论我国未来民法典总则结构的设计》,《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02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0-07-01全文转载。  20.《论妨碍型侵犯著作权行为形态》,《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4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1-01-01全文转载。  21.《先占制度简析》,《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22.《论表见代表及其运用》,《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23.《论俄罗斯民法典总则的特点与我国未来民法典的借鉴》,《法学评论》2000年06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1-02-01全文转载。  24.《法人越权行为原则的再认识》,《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02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1-08-01全文转载。  25.《法人表见代表制度三题》,《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6.《论中国民法的现代性问题》,《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1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2-05-01全文转载。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于2002-04-01全文转载。  27.《论私法自治与我国民法典》,《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3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于2003-07-01全文转载。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3-08-01全文转载。  28.《论我国物权请求权诉讼时效的立法选择》,《法学评论》2003年05期。  29.《我国土地用益物权体系的立法构造》,《当代法学》2004年01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4-08-01全文转载。  30.《论民事习惯与我国民法典》,《中国民法典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文集)》2004-01-01。  31.《论我国用益物权体系的立法构造》,《当代法学》2004年1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4-08-09全文转载。  32.《论民事习惯与我国民法典》,《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4-06-09全文转载。  33.《论我国法定抵押权制度的立法模式》,《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4期。  34.《我国土地用益物权体系重构的逻辑思路》,《中国物权法的理论探索(文集)》2004-09-01。  35.《论物权变动的便捷与安全原则》,《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5-06-01全文转载。  36.《地役权制度的价值分析及框架设计》,《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7.《罗马法教学改革与民法课程建设》,《高等研究与实践》2005年01期。  38. 《专家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兼论德国新债法对我国民事立法的启示》,《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5期。  39.《论我国国家机关职务侵权责任的立法模式》,《当代法学》2005年06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6-02-01全文转载。  40.《我国法定抵押权制度的若干立法构想》,《当代法学》2006年02期。  41.《论知识产权法定原则——兼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创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42.《以人为本与中国民法典的价值取向》,《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5期。  43.《我国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立法思考——兼评《物权法(草案)》(四审稿)的相关规定》,《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06-12-01。  44.《我国〔物权法〕立法技术若干缺陷的分析与完善》,《当代法学》2007年04期。  45.《我国民法典总则编中私权的立法设计》,《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8年第9期全文复印。  46.《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当代法学》2008年第6期。  47.《侵权责任法立法研讨会综述》,《当代法学》2009年第3期。  48.《我国民法典基本原则表述的立法技术》,《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49.《论侵权责任法(草案)结构体例设计之不足》,《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50.《中国民法典应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载于吉林省法学会编《科学发展 改善民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版。  51.《中国未来民法典总则编私法责任一般条款的立法设计》,《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1期。  52.《论商铺业主经营权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冲突的司法处理》,《法学论坛》2009年第6期。  53.《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界定及其强化》,《法学杂志》2009年第12期。  54.《善意转让合同的立法解析与逻辑证成》,《中国法学》2009年第4期。  55.《论民事权益——民法保护对象的立法和司法双重确认》,《法学杂志》2011年第1期。  56.《论财产性民事责任优先承担规则》,《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8期。  57.《论合同相对性原则在处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中的司法适用——基于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及其判决的评判和反思》,《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58.《构筑私权的类型体系》,《当代法学》2012年第2期。  59.《我国民法典总则编私权客体制度的立法设计》,《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10期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4期转载。  60. 中国民法典应构建老年监护制度——兼论中国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完善》,《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1期。  61.《大规模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法学杂志》2013年第3期。  62.《我国食品侵权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制度的构建》,《经济纵横》2013年第5期。

我国比较权威的法学期刊有哪些?

我国比较权威的法学期刊有:《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1980年1月创刊,系月刊。主要发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和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创刊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坚持刊物的学术性,追求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中国法学杂志社是中国法学会直属的负责编辑出版发行法学期刊的学术机构。中国法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是中国法学界、法律界的全国性群众团体和学术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法学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中国法学杂志社目前主要负责编辑出版发行《中国法学》,并与上海市法学会合作创办了连续性的法学学术理论书刊--《东方法学》。《法学研究》坚持学术性、理论性的办刊宗旨,坚持精品意识,实行"双百方针",重视基本理论的研究,致力于反映我国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学术水平,建立、完善和更新我国法学各学科的理论体系。提倡研究方法的创新,鼓励实证研究,扶持弱势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培养和扶持年轻作者,开展学术批评,倡导学术规范。

上一篇:盐城火车站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