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中意女性电影人论坛,焦雄屏明道王一淳等出席,她们都饰演什么角色?
经历了两年多的疫情之后,第7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终于在全球影迷的期待中盛大开幕了。此次电影节是由意大利国家馆策划的名为“中国之约“,整体主要就是围绕着”女性“的成就,挑战,观点进行探讨。整个疫情对全球的电影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戛纳电影节的盛大开幕也是对这一段时期电影市场的鼓励,为后疫情时代的产业复苏增添了活力,活动中也有很多优秀的影片和丰富的论坛活动,诚邀了很多中国的女性导演参加会议,来探讨女性为电影行业的贡献。 此次之行有中国导演王一淳,焦雄屏,陈剑莹导演以及一直关注女性话题同时支持女性开展女性事业,比较有影响力的演员明道,也作为特邀嘉宾来到论坛,由于疫情的限制,很多中国的嘉宾没有来到论坛的现场,其中有焦雄屏和王一淳在线上出席,为现场的嘉宾进行了深度的交流,陈剑莹和王一淳两位年轻女导演谈到,在疫情期间她们利用有限的条件继续创作,在电影拍摄停滞的状况下,分别把目光更多转向了非团队工作也可完成的剧本和后期部分;焦雄屏和明道则尤其关注到了特殊时期网络和新媒体的影响力。 王一淳分享了自己作为女导演的亲身经历,在行业当中的感受,希望对女性起到指引作用,如今国际上重视女导演的趋势变成了一种正确的一种观念,尽管固有观念对女导演还是会存在着一些倾斜和“特殊待遇”,但是我们不断去打破原有的观念,这种方式也是会让女性作品被更多人认识了一种有效途径。 时隔两年,2022年的中意女性论坛希望能够对女性电影人在行业内的成就、生存状况和发展前景做出更细致的讨论。 这样的一座论坛也是引起了很多女性影迷们的共鸣,相信女性的话题在电影行业当中不该只是表面的文章,在不远的将来行业的对话能够帮助到女性电影人的生存状态,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让女性在电影行业当中的地位得到更多的提升。
你爱的不是电影,是姜文,或者是姜文的电影
“老司机”姜文出新片了。图/《邪不压正》(2018)“谁是你心目中最优秀的导演?”在姜文还是演员的时候,电影学者焦雄屏问他。“我。”姜文毫不犹豫。台湾电影学者焦雄屏第一次见到姜文,是在一家香港的酒店,那时后者最重要的身份,还是青年演员。焦雄屏问姜文,作为演员已经和那么多优秀的导演合作,有没有最喜欢的导演?姜文回答没有,焦雄屏大吃一惊,又问:“谁是你心目中最优秀的导演?”“我。”姜文毫不犹豫。焦雄屏嘴上说着:“你要做导演吗?好,我等着。”心里却觉得这个气吞山河的年轻演员太狂了。《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导演姜文和主演宁静、夏雨。几年以后,焦雄屏在北京第一次看《阳光灿烂的日子》,眼见着身旁原本懒洋洋靠在椅背上的台湾作家蒋勋,一点一点坐直身体,认真地盯着屏幕。又过了几年,姜文的身份里已经无可争议地加上“导演”二字,焦雄屏采访他,把他当年在香港说过的大话又复述一遍。年过五十的姜文听后反复念叨:“我这么说过吗?太狂了,太狂了。”但最后又幽幽地补了一句:“年轻时候这么说,也就这么说了。”姜文就是这样,他的极度自信,恣意挥洒,他的站着挣钱论,甚至是他低沉的嗓音,和围着嘴唇的一圈胡须,都已经成为一种符号。这些个人符号同他的电影紧密相连,以至于爱他的人和批评他的人都不知道,自己针对的到底是姜文,还是姜文的电影。《邪不压正》剧照。阳光灿烂的姜文——————————今天我们谈到姜文,说得最多的就是硬汉气质,只要他一出现,浓郁的荷尔蒙气息隔着屏幕都要溢出来了。但在过去五十多年的人生里,姜文不总是这个样子。1973年,姜文转入北京72中。在同班同学英达的眼里,他没有什么出众之处:成绩平平,身高相貌都平平,而且沉默少言。那一年英达十二岁,姜文十岁。英达和姜文成为挚友是在同学家的一间小房子里,房子不到十平米,一帮青春期的男孩聚在这里,弹吉他,唱英文歌,学抽烟,谈论女性。后来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王朔的小说,但姜文自己对一个时代的灵感,全都诞生在这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