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的认识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秒的认识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秒的认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 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难点: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具准备: 钟表课件、实物钟表。 第二十九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引出秒的概念。 1、出示第59页主题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他们正在倒计时:十、九、八、七、……二、一) 2、老师提问:人们倒计时时喊的“十、九、八、七、……二、一”每个数字之间经历多长时间?(1秒) 师小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就来认识秒。 二、出示学习目标: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三、出示自学指导: 1、小明和妈妈来到钟表店,这里都有什么样的表? 2、拿出一个有秒针的钟表,请同学们观察,你能从钟面上发现什么? 3、在钟面上怎样表示1秒呢? 四、后教环节: 1、课件出示一个有秒针的钟表,请同学们观察,你能从钟面上发现什么?(我发现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还有秒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还有一些小格。 师说明:同学们说得很正确,钟表上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 2、在钟面上怎样表示1秒呢? (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 用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小格的动作。请同学仔细观察。 3、请同学谈谈对1秒钟有什么感受。 4、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课件中的表, 老师演示秒针走一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生: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也在走,分针走一格是1分,所以1分=60秒。)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1分=60秒。 5、出示有秒针的实物钟表,和同学们共同感受1分钟有多长。 请同学们谈感受。(1分钟比1秒钟长,但1分钟也过得很快) 6、出示课本61页做一做第2题,了解1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 现在给同学们1分钟的时间,你亲自实践一下,这段时间可以做些什么,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小组的同学。 五、当堂训练: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大约每天睡9( ) 穿衣服大约需要20( ) 烧一壳开水大约需要25( ) 2、填一填。 人1分钟脉搏跳( )下,1分钟做( )道题 1分钟写( )个字。 3、填空: 深呼吸1次用( )秒,15秒内能深呼吸( )次。 从1数到30用了( )秒。 1分=( )秒,120秒=( )分 4、绕操场跑1圈,王刚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谁快些? 六、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秒的认识,知道了1分=60秒,还感受了1分、1秒有多少长,常言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时间的主人吧! 秒的认识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使学生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声音,创设情境 师:“嘀哒,嘀哒”,这是什么声音? 生:这是钟表的声音。 小结: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都有一定的时间,钟表可以告诉我产时间,这节课我们要认识钟面。 板书:时、分、秒 二、展开新授: (一)认识钟面 1、昨天老师请你们回家仔细观察钟面,现在请你们同桌交流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上来交流一下。 2、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面,上面分成12大格,还有1-12这些数,和你们家的钟面一样吗?下面请小朋友看仔细,一大格之间有什么变化? (一大格里面有5小格) 那么两大格呢?三大格呢?……到12大格就有60小格。 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 分针走1大格就是5分钟。如果是5大格呢?9大格呢?分针走一圈呢?如果是两大格两小格呢? 3、时针和分针之间有什么秘密?(学生同桌讨论、交流) (课件演示时针和分针的变化),得出结论:1时=60分 那么2小时等于多少分呢?240分等于几小时? 4、我们一节课是40分钟,再过多少分就是1时?你知道1小时里能做些什么呢? 5、1分钟和1小时比要短得多,那1分钟究竟有多长呢?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用1分钟做的事呢? (集体做1分钟口算,让学生感知1分钟有多长) 6、我们了解了时、分,它们都是时间单位,还有比分还要小的时间单位吗? 分和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揭示1分=60秒 1秒有多长呢?我们来做个游戏:5秒内拍手,算出大约每秒拍几下手。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要用秒来计算? (二)认识钟面上的时刻 1、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8时零5分,说说你是怎样看的?8时05分还可以表示成8:05。 6时20分,你又是怎么看的?还可以怎样表示? 9时55分。估计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 分别说出自己是怎样看的。 现在有两种答案,究竟谁对谁错,请你找出对方错在哪里,只有找到原因,才能使对方心服口服。(学生讨论、交流) 选择不同答案的小朋友有反驳的意见吗? 2、遇到类似的情况确实很容易犯错,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要看清楚时针,时针没有过8,说明是7时多。 老师这儿有一个钟面,它只有时针,你能只看时针,说出它是几时多吗? 3、通过刚才大家讨论、交流,现在看钟面上的时刻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看钟面说出所表示的时刻:8:30 10:05通常不满10分钟,我们用零几分来表示。 9:55 2、我们不仅要会看,还要会正确书写,行吗?(两种表示方法都可以) 6:205:4010:10 3、1时=()分1分=()秒 3时=()分4分=()秒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计时单位:时、分、秒,知道1小时=60分,1分=60秒,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要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秒的认识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课件(或挂图)、各种钟表,钟面模型,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主题图,其中的钟面时刻为11:59)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几时几分吗?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师生一起倒计时:15,14,13,…,1。 师: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板书:秒)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 学生可能会举例:火箭发射、跑步比赛等。 二、自主探索,学习1分=60秒 1.探索计量“秒”的工具。 师: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这里有一个钟表店(课件出示),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发表意见。可能会有以下的发现: (1)电子表(或钟)。 (2)有秒针的钟表。 (3)秒表。 2.学习1分=60秒。 师:电子钟表、秒表以及有秒针的钟表都可以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现在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就提示:分针走1格,秒针走多少?秒针走1圈,分针走多少?)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在反馈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要求学生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三、体验1分钟有多长。 1.建立1分钟的观念。 师: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我们来仔细地看一看。 教师接通钟面的电源,让学生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 师: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现在给你们1分钟时间,要求第1、2、3大组同学从做口算、画画、写一段话中任意选一件做,第4组的同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教师强调:尽管1分钟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许多事情。 2.联系实际,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师:你跑50米需要多少时间?请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长把每个同学的成绩记录下来。比一比,谁跑得最快? 3.初步了解钟表历史。 师:如果没有这些钟表,我们又有什么办法知道时间在1分、1秒地过去呢?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播放课件,出示一些古代计时的工具。 师:有兴趣的同学再去找一些资料,下次开一个新闻发布会。 四、课堂小结 小结后,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秒的认识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秒的认识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秒的认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2、能力目标: 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3、情感目标: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了解数学和价值,对数学产生求知欲,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重点难点: 1、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出了一位航天英雄,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聂海胜)同学们看他来了(出示聂海胜出征时图片和时刻)这是聂海胜和他的同伴即将出征飞天的时刻,这是几时几分呢?(指生认时间) 师:在7时35分,聂海胜和队友挥手告别祖国和家人,满怀豪情和信心进入飞船,(课件出示飞船即将发射升空的图片和时刻)这是什么时间呢? 师:英雄已准备就绪,飞船要点火升空,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播放飞船点火前倒计时录像,30秒准备,20秒准备,10、9……2、1,点火) 师:在刚才的情景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时间单位——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要用到比时、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提示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数学教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时间”看似司空见惯,可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易理解,用学生熟悉和崇拜的家乡英雄聂海胜作为开课的引子,由已经学过的知识的自然过渡到新课题,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为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系统的时间观念做下铺垫。]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1秒。 师:秒虽然是计量短暂时间的单位,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很大的作用。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秒呢?(马路上红绿灯、运动员赛跑计时等等) [设计意图:数学服务于生活,从生活中学习数学。找一找生活中的秒,让学生感受秒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秒在生活中有它存在的作用。] 师:秒在生活中有着很大的作用,我们用什么来计量秒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各种计录秒的钟表。 认识秒针,发现秒针的特点。(钟面上三根针中秒针又细又长,秒针走得最快) 师:观察钟表,说说你能发现哪些有关秒的知识?(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取秒针走1小格是1秒)课件展示秒针走1小格,这是多长时间? 课件展示秒针从12走到1,这是几秒? 课件展示秒针从12走到6,这是几秒? 课件展示秒针从1走到5,是几秒?怎样想的? 课件展示秒针从12走到5还多2小格,是几秒? 课件展示秒针从6走到11还多3小格,是几秒? 课件展示从12走到12,是几秒? 学生活动:同学两两合作,一生拨动秒针,另一生说时间,然后互换。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重要途径。感知1 秒,建立秒的具体概念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因此通过多媒体展示秒针的走动,认识几秒的时间,让学生互动操作认识秒。多种体验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秒”的概念] 2、认识1分=60秒。 师:我们已经知道秒会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圈是几秒呢? 小组合作:观察钟表,秒针走1圈,分针有什么变化? 指生说。 得出结论: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1分=60秒。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的获得,必须建立在自己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学生自己观察钟表发现分和秒的关系,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概念是一项有价值的操作和思考活动] 三、活动体验,感受时间珍贵 1、感受1秒 师:1秒钟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来体验一下。(课件播放秒针走1秒的时间)你有什么感想呢? 师:1秒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师播放1秒时间,生试做。) 生汇报自己1秒钟能完成什么? 师:1秒钟我们眨一下眼睛、拍下手、读一句话等等,那么在生活生产中1秒钟又可以做些什么呢? 课件:1秒钟里,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蜂鸟振翅55次, 植物中生长最快的竹子长10微米 三峡电站1秒钟可发电2700千瓦时, 汽车1秒钟奔跑20米, 神舟六号飞船1秒飞行7.8千米, 1秒钟里,全球植树造林的面积约1414平方米…… 师:观看了生活中的1秒钟,你又有什么感想呢? 2、体验1分钟。 师:1秒钟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巨大的作用,让我们不能小瞧这短暂的时间。那么1分钟有多长呢?我们来体验一下。(师播放1分钟时间的滴答声,生静静观察体会) 说说自己的感受。 游戏活动:尝试1分钟记忆词语。比一比谁记得多。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和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感受短暂时间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1秒钟、1分钟虽然短暂,但是十分珍贵,是点滴的分、秒构成了时间的长流,只要我们用心,同样可以在自己的学习时间里创造奇迹。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四、联系实际,巩固拓展 1、小小裁判员 前不久学校举行了运动会,这是三年级四位男同学50米跑的成绩 三年级组男生50米跑成绩统计表 老师想请你们来当小小裁判员,评判一下谁是冠军,并说说你的理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 练习十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间单位,我会用。 小华每天睡9个( ),每天看动画片30( ) 小亮吃饭用了20(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 ) 小明跑50米用了12( ),跳绳10下大约用7( ) 一节课的时间是40( ),做眼保健操大约是5( ) 3、练习十四第6题, 填写适合的时间单位: 4、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时间家庭中的一位小成员——秒,感受到了时间的重要,在这四十分钟里,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梳理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升华思维,提高思考能力,为下节课学习做好铺垫。] 作业: ①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②找一找在生活中,1秒可以做些什么? 秒的认识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秒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进一步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秒及秒与分的进率。 教学用具 演示用的实物钟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答。 (1)分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走一圈呢? (2)时针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多少时间? (3)1时等于多少分? 2.说出下面钟面上的时刻,并写出来。 二、揭示课题 计算很短的时间,如运动会60米、100米比赛所用的时间,做20道口算题所用的时间等,一般不用时和分计时,而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这节课就来学习“秒的认识”,小学数学教案《秒的认识》。(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三、教学新课 1.认识时间单位“秒”。 出示带有秒针的实物钟,让学生观察后提问:钟面上有几根针?哪一根针走得最快? 指出:这根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针叫做“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我们平时听到的“嘀嗒”、“嘀嗒”的声音,每“嘀嗒”一下就是1秒。 2.认识分与秒的进率。 教师把分针和秒针都拨在12上,然后慢慢地拨动秒针走一圈,让学生观察分针走了几个小格。 提问:(1)秒针走一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秒? (2)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几小格?是多少分? (3)那么1分是多少秒? 板书:1分=60秒 3.体验1秒时间有多长。 (1)教师报秒数,让学生从1写到10,看需要用几秒钟? (2)你呼吸一次,用几秒?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1)钟面上有( )个数,有( )根针,比较短的针叫( )针,比较长的针叫( )针,又细又长的针叫( )针。 (2)钟面上有( )个大格,有( )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 )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 )分。 (3)60分=( )时 60秒=( )分 2.练习教材第72页下面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教师在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1.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三个时间单位,那就是时、分、秒。 2.时、分、秒间的关系是:1时=60分,1分=60秒。 3.时间正是一秒一秒地积累起来的,因此,同学们从小就要珍惜时间,要从珍惜一分一秒开始。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九第5、6、7题。 七、思考练习 练习十九第9题。 秒的认识教案 篇3 一、教学内容: 课标实验教材第五册第59-61页,练习十四1、6题。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 1.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钟表、家用小闹表。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 放映课件(新年到,鞭炮声声,小孩子欢天喜地,午夜将要到来,春节联欢会上新年钟声敲响前全体倒计时的情景,镜头定格在运动的钟面上。) 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跟着数)10、9、8、7、6、5、…… (新年的钟声敲响) 师: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倾听了一次新年的钟声。那么,谁能说说,10、9、8、7、6、5、4、3、2、1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 生:秒。 师:(用疑惑的语气重复)秒? 板书:秒 (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是相连相通的,新年、鞭炮、倒计时……又是小孩子最喜欢、向往的情境,利用这些熟悉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兴奋起来,也让他们在不经意中调集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1.认识秒针和1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生:时、分。 师:我们没有学过“秒”啊,你是怎么知道“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 生:钟面上有秒针。 生:…… 师:(放映课件,展示钟面模型)哪一个针是秒针? 生:最细最长的那一个。 师: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生:(到前面)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 师:哦,原来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就是这样? (放映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响。) 生:(笑)是! (“秒”这个时间单位学生早有认知,几乎所有的大挂钟都有秒针,只是从前让学生有意去忽略它,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可能不注意到那个形状特殊的“高个子”。所以由学生自己引出课题,由自己传授知识。教师在这里扮演疑惑、验证的角色,吸引学生“帮助”教师解惑。) 2整体验1秒的长短。 师: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生:拍一下手。(做动作) 师:(跟着做)对,很好! 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师:(跟着做动作)你没错,真棒! 生:我写一个1字就是一秒。 生:我跺下脚就是一秒。 生:…… (在这堂课中,把学生对秒的体验预设为重点,新课程着力强调“经历”,对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时间”,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动作等来配音、配动作,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三年级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生活经验已经足够丰富,学生自由发挥,增加感性认识。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与能力,能在实际动作中体验“1秒”的长短。) 3.1秒的价值。 师: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我们实在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现在科技发达,很多现代化的工具1秒能做很多事情,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能在1秒的时间里走很多路程,谁知道一些这样的知识? 生:(没有人说话,面面相觑) 师:(出示课件) 飞机每秒约行250米 火车每秒约行55米 小汽车 每秒约行20米 喷气式飞机每秒约行500米 卫星每秒约行7900米 有的电脑一秒可以计算约3万亿次 …… 生:(惊叹) (增加知识积累。这些孩子年龄较小,家庭状况也并不太好,课外书很少,我预料到不太可能有学生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所以事先准备了大量资料,让学生通过课件自由选择获得和关注的内容,开阔他们的眼界。) 师:怎么样?时间很珍贵,连1秒钟都不能小看,对吗?谁记得20xx年8月27日的雅典奥运会上,刘翔获得男子110米栏世界冠军的成绩是多少? 生:12秒91。 师:在微不足道的还不足13秒钟时间里,刘翔成了闻名世界的飞人,为我们祖国争了光,如果他慢上1秒,站在领奖台上获得金牌的就不是他了。如果你去问他,他一定会告诉你:1秒,对他来说无比重要。同学们,还有什么事情也让你觉得连1秒钟的时间都非常重要呢? 生:发射火箭的时候也要倒数10、9、8…… 生:我们开运动会的时候也是1秒1秒地算。 生:…… (通过介绍,学生明确1秒虽然短暂但是用处也非常大,正是由那么多的“秒”才构成时间长河,使学生自己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并借机渗透做比较短的事情就可以用“秒”来记时。教师饱含激情的语气和刘翔闯过终点的精彩瞬间让学生也激情澎湃,为他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也为祖国而骄傲。) 4.认识几秒。 师:还有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都在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所以一起兴奋的数着新年钟声敲响前的最后几秒。刚才新年钟声敲响前的倒计时是几秒完成的呢?(重复播放刚才倒计时的情景图,学生又不自主地跟着数数) (再一次观看动画,让学生刚才散乱的思绪收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直观演示“10秒”是怎样数出来的,而且是由学生自觉自愿地数,让学生经历10秒是由10个“1秒”组成的过程,学习计算几秒的方法。) 生:(抢答)10秒。 师:你怎么看出是10秒的? 生:秒针从10走到了12,经过10个小格就是10秒。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老师再考考你们,我写一个“秒“字的时候,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几个小格,就是几秒? 生: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5个小格,就是5秒。 师:谁能象老师一样出题考考同学们?你做了一件什么事,秒针从钟面上的几走到了几? 生:我写一个“针”字,秒针从3走到4经过了几秒? 生:秒针从3走到4经过了5秒。 生:我系红领巾的时候,秒针从5走到8经过了几秒? 生:秒针从5走到8经过了15秒。 (在给同学出题的过程中,学生同时也在思考几秒钟究竟能做什么事情,锻炼对较短时间的估计能力,以便能够把课堂学习的知识应用的生活中去。对学生提出的明显不能完成的事情教师及时指导,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亲自体会一下,改善学生的错误印象。比如说脉搏的跳动,我就是让学生真的按照中医诊脉的方法找到寸关尺的部位,体验一下脉搏跳动的速度,并且为他们看时间,让他们了解10秒钟自己的脉搏大概跳动了多少下。) 师:同学们反应真快,拿出你的钟表来考考你的同桌好不好? (学生活动) (让所有的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会拨、会认、会出题,充分认识几秒。学生在这时候争先恐后,十分高兴。手中的学具钟表可以拨时间,闹表可以计算时间,学生玩得不亦乐乎。) 秒的认识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掌握分与秒的运行关系,1分=60秒。 2、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秒的具体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观察实践能力。 3、借助生活实例和多种实践活动,渗透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培养他们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秒的具体概念,通过观察、合作交流归纳出秒针与分针的运行关系即1分=60秒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体验1分1秒的长短。从而对分秒的具体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钟表实物 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钟表一个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课件呈现春节联欢挽回的一个场景,人们用倒计时的方式,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导入新课——计量很短的时间,常常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时间单位秒? 3、关于秒,你知道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 二、在自主合作交流中探究新知 1、独立观察钟面-------和同桌交流你的发现 从而引出又细又长走的最快的是秒针 2、在合作学习中探究分与秒的运行关系 ①四人小组合作,两人看分针的变化,两人看秒针的运动。 ②汇报分针与秒针的运行结果。 ③小结:秒针走一圈,即60小格,分针走一小格。 板书:1分=60秒 三、在活动中体验时间,感知时间的价值 1、听一听(1秒的滴答声) 2、拍一拍(感受一秒的长短) 3、做一做(让学生自由发挥1秒能做什么,即用动作表示1秒) 4、读一读(1秒给社会带来的巨大财富)进行珍惜时间的品德教育。 5、估算一分的活动 活动一:当老师说开始时,闭上你的眼睛,每个同学都在自己的心里估计,一分钟到了,自己睁开眼睛,看看大屏上的时间,然后坐下。 活动二:拍一拍 数一数 全班同学看着课件中的钟表,伴随着滴答声,边拍手边数数,在各种感官中具体感受一分的长短。 活动三:估算一段动画片的播放时间长度 6、玩一玩(1分能做什么) 限时一分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完成。 汇报:一分钟自己的完成情况。 四、巩固练习、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我会填(课件) ① 我们上一节课用40( ) ②小丹跑50米用9( ) ③妈妈每天工作8( ) ④从学校到家要走大约20( ) 2、我来当裁判 3、想一想,谁先到家?(课件) 小兔乐乐:我到家时是1时59分56秒, 小兔悠悠:我到家时是1时59分58秒 五、课外延伸 1、了解钟表的发展历史 2、了解我国古代计时的方法 六、作业设计(自由选题) 1、 可以上网或查阅书籍,也可以调查身边的人或自己,了解一分钟还能做哪些事情? 2、 记录自己完成家庭作业需要的时间 3、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故事 ,格言警句。 4、 合理安排,形成个人作息时间表。 秒的认识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课件(或挂图)、各种钟表,钟面模型,口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 1、课件出示主题图,其中的钟面时刻为11:59。 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几时几分吗?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师生一起倒计时。 2、师: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板书:秒) 3、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学生可能会举例:火箭发射、跑步比赛等。 (二)自主探索,学习1分=60秒。 1、探索计量秒的工具。师: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这里有一个钟表店(课件出示),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发表意见。可能会有以下的发现: (1)电子表(或钟)。 (2)有秒针的钟表。 (3)秒表。 2、学习1分=60秒。 师:电子钟表、秒表以及有秒针的钟表都可以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现在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就提示:分针走1格,秒针走多少?秒针走1圈,分针走多少?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在反馈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要求学生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三)体验1分钟有多长。 1、建立1分钟的观念。 师: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我们来仔细地看一看。教师接通钟面的电源,让学生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师: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现在给你们1分钟时间,要求第1、2、3大组同学从做口算、画画、写一段话中任意选一件做,第4组的同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反馈。教师强调:尽管1分钟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许多事情。 2、联系实际,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师:你跑50米需要多少时间?请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长把每个同学的成绩记录下来。比一比,谁跑得最快? 3、初步了解钟表历史。 师:如果没有这些钟表,我们又有什么办法知道时间在1分、1秒地过去呢?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播放课件,出示一些古代计时的工具。师:有兴趣的同学再去找一些资料,下次开一个新闻发布会。 (四)课堂小结小结后,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反馈。 师:你估计得怎样?回家后好好验证一下,也可以请爸爸妈妈帮你记录时间。
秒的认识是几年级数学
三年级上册学的秒的认识第一单元 测量:⑴1毫米、分米的认识;⑵千米的认识;⑶吨的认识.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⑴加法;⑵减法;⑶加减法的验算.
第三单元 四边形:⑴四边形;⑵平行四边形;⑶周长;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⑸估计.
第四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第五单元 时、分、秒:⑴秒的认识;⑵时间的计算;⑶单元 测试题.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⑴口算乘法;⑵笔算乘法.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⑴几分之一;⑵几分之几;⑶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⑴搭配问题;⑵可能性.
第九单元 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⑴口算除法;⑵笔算除法一;⑶笔算除法二;⑷笔算除法三.
第三单元 统计:⑴简单的数据统计;⑵平均数.
第四单元 年、月、日:⑴年、月、日;⑵24小时计时法.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⑴口算乘法;⑵笔算乘法一;⑶笔算乘法二.
第六单元 面积:⑴面积和面积单位;⑵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⑷公顷、平方千米.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⑴认识小数;⑵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第八单元 解决问题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第十单元 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