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文艺晚会怎么在水上表演
g20文艺晚会的舞台设在水下3厘米处。
9月4日,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在西湖震撼上演。美轮美奂的舞台、全球首创的山水实景演出舞蹈台,是由中国电建所属华东院为杭州“印象西湖”实景演出打造的综合性工程。
该舞蹈台拥有全球首创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特大型水下升降系统,可产生雨幕面积达1000平方米、高18米的升降雨淋系统,它的特低压水下灯光供电系统和双向移动看台系统等工程规模均创国际之最。
2004年,华东院受邀担当“印象西湖”工程总体设计。在环保要求极其严格的西湖水域要搭建这样一个舞台实属不易。此前,国内、外不少专家的方案都因环保问题被一一否决。
华东院的方案则是将舞台顶升设备安装空间和舞台基础结合在一起形成箱形基础,利用纯自然的力量,以箱梁空间的浮力抵消上部舞台荷重,无需开挖深基础也无需打桩,所有升降舞台的液压和大功率电气设备都不直接置于西湖水体中,不影响西湖水质更不会破坏湖底地质。这个别具特色的设计思路,得到杭州市委、市政府以及演出创作团队的高度认可。
与世界上的其它水下舞台比较,印象西湖的舞台设计难点众多,挑战性极大。尤其是与舞台浑然一体的雨淋系统,其复杂的结构和巨大的计算工作量可想而知。华东院技术人员以创新的设计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坚毅的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计算堡垒。2006年10月,印象西湖水下舞台整体调试成功,2007年3月,印象西湖正式公演。
所有的设施必须隐身不见——这是印象西湖工程设计非常独特的地方,用专业设计人员的话讲就是“看不见才是成功”。本着这样一种理念,设计在满足演出功能需要的同时,得绞尽脑汁地考虑如何将设备隐身,于是升降看台、伸缩座椅、移动帐幔、隐蔽式灯光等等五花八门的新玩意儿轮番推出。一切设施都按“可组装、可拆卸、可移动”的原则进行,决不对岳湖景观、西湖水质和游览秩序产生影响。
与中国电建华东院承担的其他工程相比,印象西湖工程的规模并不大。在短短几个月里,调动了华东院建筑、土建、金属结构、电气、暖通、自控、环艺、给排水、化材等十几个专业。在印象西湖工程总体设计中,华东院以独具特色的设计理念,打破常规的设计思路,高超精湛的设计技术,负责高效的设计精神,以及多专业协同作战的设计规模,再一次向社会展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优秀卓越的设计风采。工程投入使用十年来,从未因为设备故障原因而影响过一次演出。
借力G20峰会,这一全球首创的山水实景演出,将真正成为杭州一张具有国际语汇的文化名片。中国电建华东院卓越的设计风采亦将与盛大演出同时惊艳G20、亮相世界。
g20文艺晚会上扇子是什么原理
G20峰会演出如梦如幻扇子背景是通过运用投影技术实现的。
该节目的视频总设计师是来自广州的美术师刘山。
整场G20峰会文艺演出以天为幕、以桥为景、以湖为台,各方来宾置身于湖光山色中,聆听经典名曲,观看水上歌舞,感受中国神韵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与对话。尽管在观众看来,演出画面非常唯美,但对于视频总设计师赵小丁和刘山而言,面对如何空阔的舞台如何设计背景就颇具难度。最后,他们从最具杭州特色的物品丝绸、茶叶和扇子中,选中了扇子这一活遗产。
刘山坦言,其实整体节目的背景视频并没有太特别的高科技,用的只是投影。但真正要用好投影,却需要舞美、灯光、乐队、演员等各个方面跨部门的互相配合,整个团队要天衣无缝的配合衔接好才能达到完美效果。
据透露,张艺谋导演从图案到色彩等方面都非常追求完美和严谨,在一个半月时间,刘山他们找了从古至今2000多把扇子进行反复筛选,并数易其稿。由于乐队是现场演奏,乐队指挥李心草为达到音乐和视频的最佳配合,几乎是像小学生背课文一样记下了每段视频,而演员的舞蹈也是经过多轮推倒重来后直到正式演出前三、四天才定下最后动作。
尽管整场演出让人看的如痴如醉,仿佛坠入仙境,但追求完美的刘山说,仍有一点点遗憾,就是那天晚上西湖的风有点大,水面波纹较大,如果当晚风略小一点,从水下出来打开的扇组就会和湖面上的倒影成流光溢彩的圆形画面,会更完美的展现出一种圆满的意境。
G20晚会中利用到的乐器有什么
G20杭州峰会有交响乐、舞蹈、越剧、古琴大提琴合奏、钢琴独奏等
1《春江花月夜》
表演团体: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
指挥:李心草(现任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指挥)
2 《采茶舞曲》
琵琶表演者:赵聪
群舞:来自全国各艺术院团的300名女舞者
编舞:崔巍
3 《梁祝》
越剧表演者:茅威涛、谢群英
小提琴独奏:吕思清
双人舞表演:刘福洋、骆文博
4 《高山流水》
伴舞领舞:汪子涵
这是古琴和大提琴首次合奏《高山流水》。
5 《天鹅湖》
群舞: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专业
6 《月光》 钢琴独奏:吴牧野
7 演唱者:廖昌永、杭州小姑娘(徐子琪8岁)
创作于1985年的《我和我的祖国》,最早的演唱者是李谷一。
8 《难忘茉莉花》
演唱者:雷佳
9 《欢乐颂》
压轴的交响合唱。
g20峰会文艺演出弹钢琴的是谁
吴牧野
1985年出生在一个音乐家庭,4岁起开始接触钢琴,5岁就登台表演;10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师从钟慧教授和周广仁教授;15岁,吴牧野战胜来自世界各地数百名考生,以第一名考入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经过最为严格努力的学习,以学院评委一致通过的最佳成绩,荣获毕业优秀文凭证书。2007年9月,又一次战胜众多来自世界各大音乐院校毕业生,以最优秀成绩,考入该音乐学院钢琴大师班学习,即博士学位。2009年完成学业获最高级“完美钢琴”演奏家文凭,是目前唯一获此项最高文凭的中国青年钢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