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活动摄影摄像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说几点摄影的感受:检查设备,确保会议进程能顺利摄录,电池电量,存储卡空间。根据环境调整参数,有必要的话准备好闪光灯,尤其是要注意旧电池可能会出现虚电的情况,看看满格,一拍就完。一个广角镜头和一个长焦镜头。了解会议的进程和关键节点,如哪些领导的发言,交接仪式。预设好需要拍摄的照片,一般来说,需要:大场景的照片,发言人的特写,与会人员互动的照片,仔细聆听人员的特写,关键节点(如授牌)的照片,包含关键标语(如会议名称,发言主旨背景)的照片和会议有关人员进行一些沟通,如要求发言人在发言时注意必要的抬头,不要一味低头读稿,交接仪式,握手,要保持几秒钟。注意焦距带来的透视变化,(远小近大),一般来说,主要领导的形象要高大点。抓住与会者的表情,可以使用连拍。
参加会议拍摄时摄影师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会议活动拍摄照片的基本要求1、最基本的要求,照片要防抖,不要模糊的,不要曝光太强也不能光线太暗!2、一般会议照片,会有横幅背景,以横幅为参照,保持照片的水平。3、照片里头会出现比较多的人物时,要保证每个人的眼睛都是睁开,表情正常,动作衣着正常。4、新闻报道的照片,一般会对应相关的报道内容。所以在拍照的时候,心里已经有报道内容的提纲,应该根据报道内容来拍摄相应的照片~5、因为是报道类型的照片,拍摄对象的画面随时会变幻,所以要瞬间多按几次快门,以求在多张照片中选到满意的照片。6、有些会议或者活动,开场时候拍照的人特别多,很难选择较好的角度拍摄,如果不是一下就错过的那种画面,可以等大家都拍得差不多了,你再去拍,这样可以少拍到闲杂人等。会议活动拍摄要注意的要点1、有的会议拍摄上会使用投影仪,这就限制了我们的DV拍摄能力,因为一般DV所使用的CCD感光元件在有光线干扰时感光效果不太好,有时会出现色彩的失衡,画面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所以要注意调整好白平衡,另外,如果可能尽量使用摄像灯,这样可以在使用投影仪的会议上取得良好的拍摄效果。2、注意在会议拍摄时画面变换要慢,以突出会场严肃的气氛,不要随意快速变换场景,更不要频繁使用变焦镜头,以免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3、在发言者交接的时候可以把画面转向观众,但如果观众恰好在打盹或交头接耳说话时,一定要注意“cut没商量”!4、因为会议拍摄大多数是动度比较小的画面,声音才是主要吸引人的地方,所以一定要注意声音的清晰录制。在拍摄时应该将摄像机的麦克风通过延长线对准发言人,这样可以使录音更清晰,主题更突出,但也要注意不要使摄像机的采音装置与会场的扬声系统距离太近,否则会产生刺耳的音啸声,切记切记5、拍摄颁奖、领奖等观众上台的动度较大的会议场面时,最好使用外接摄影灯,不要太过相信DV的某些“夜摄”功能,否则在会场的灯光下容易出现画面发虚,影响拍摄效果6、会议一般用时都比较长,而且多半要求全程录制,所以最好支上三角架进行拍摄,而且要备足摄像带和电池,最好有备机,否则可能会错过会议的一些场景。
室内会议拍照注意事项
导语 :会议、大型活动的拍摄类似拍摄中的纪实摄影,所以对拍摄者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能熟练运用相机的各种功能、掌握会议活动的流程、短时间熟记会议主要参与者的活动范围等等。这里把一些会议拍摄的经验和注意事项分享一下。 一、设备准备: 1、相机:确认相机无故障、肩带无断裂,如果有条件,再带上一个备用相机; 2、电池:准备两块以上的电池,并带好充电器,以免电池原因耽误工作。 3、镜头:以24-70焦段作为主要镜头。原因很简单,这个焦段广角端变形不很严重而且包含人像拍摄最佳的50较短。广角镜头边缘变形很严重,谁也不想自己的面部在照片里变形,所以最好不用。如果可能,带上一直70-200活100-300的镜头,长焦镜头拍一些领导讲话的特写十分方便,如果你可以在会场里走来走去甚至走上主席台,那这个长焦你也不用带了; 4、储存卡:最好带上一个备用储存卡,尽管现在的记录介质储存容量可以达到2千张4兆图片的容量,但是你仍然要带上一个备用的,这种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反正这东西不重。 5、脚架:三脚架在这种需要不停走动的场合一般用不上,但是最好带上一根独脚架,有备无患,反正也不占地,如需拍摄合影,那就别怕麻烦了。 6、闪光灯:带上一只机外闪光灯和两套电池。一般相机自带的闪灯指数较小而且只能直闪,使用局限较大。 7、工具:镜头纸、小皮枪、刷子等清洁用品。 8、包:准备一个能把这些东西都放进去的摄影包,做到包不离身,毕竟那个东西丢了都心疼。 二、现场拍摄: 1、空镜头拍摄:到场后一定不要忘记拍摄会场以及会场各区域的空镜。包括会场(曝光要以会场主体,如舞台等数值为主)、大门口签到处、一些较大的会议活动还会在会场外布置横幅、氢气球一类的的布置,也不能忘掉,还有就是特别的细节拍摄(会场装饰物),比如:准备发奖用的奖杯、奖状特写等等。 2、主要人物会前拍摄:活动前一定要和主办方和承办方的负责人沟通,确定拍摄人物重点(包括主办方领导以及受邀主要来宾等),并且记录主要领导或重要来宾交谈的场面,包括寒暄和互赠名片,尽量能够结合背景的陈设,交代会议场所和环境。 3、活动过程拍摄: A、领导讲话拍摄:如果条件允许,尽量抵近拍摄。这样可以将主席台的横幅、投影等反映会议内容的信息拍摄在画面当中。拍摄时机需要摄影者掌握,一般在讲话者抬头与参会者眼神交流活有手势时按下快门,这样可使讲话者显得更加生动。也有的领导自始至终不抬头交流,这样的讲话者拍摄一般可在讲话开始时活结束时会出现讲话这抬头的机会。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低头的时候一定要拍上几张以免内容缺失。拍摄角度一般要与讲话者同高,尽量不使用仰角或俯角拍摄,并和讲话者保持45度左右的角度; B、会场拍摄:主席台拍摄一定要有全景和单人的特写。由主席台背景一般色调较暗,拍摄尽量使用人脸曝光值测光数据,注意不要让麦克风、水杯等挡住面部,如果有必要可以有一定的角度。另外会场内前排就坐的一般为比较重要的参会者,所以需要从左右两个方向对会场进行拍摄。最后还要对会场全景拍摄,拍摄位置一般为后场后左、中、右三个位置各拍一张,曝光值同样应该以主席台测光数值为准。 c、活动拍摄:一定要注意主要领导和重要与会者的活动并兼顾其他与会者。拍摄尽量做到人物和能够表现活动的主题的背景相结合。当参与活动的人员走动时,应尽量走到前面拍摄,而不是从后面跟随。还要提醒一下,照片的曝光时宁欠勿过 三、相机的使用 1、iso:如果可能,在室内拍摄时尽量提高iso。活动拍摄曝光速度的提高能更好的提高图片的清晰度。至于噪点,如果你的客户不专业,那么他根本不会在乎;如果你的客户十分专业,那他绝对能理解你的做法。以我对佳能各款相机的感受,5Dmark2以上的相机,iso开到2000,60D以及同技术想能的相机可开1000,噪点都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如果是600D一类的入门相机iso800问题也不大。 2、光圈:就算你的镜头很棒,也尽量不要把光圈开的很大。原因有二,首先尽量不适用镜头的光圈值的两端,画质会有些轻微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大光圈(如2.8时)的对焦平面很薄,如果你拍的人物前后相差10厘米,就会出现一实一虚的情况。所以推荐,最好在4.5以上光圈。 3、闪光灯:在房顶不超过4米时最好采用反射闪光并利用眼神光板。反射闪光的好处是在提高拍摄主题亮度的同时,还可以适当拍摄环境的亮度,且被摄主题后不会出现十分明显的黑影。眼神光板可以增加被摄主体的亮度,调整眼神光板的反光量可通过调整闪光灯的输出功率(使亮度更高或更低)、改变闪光灯焦段或直接使用柔光板(增加闪光角度)。 在必须使用闪光灯而且需要交代环境下的情况下,一般应将保证速度最少八十分之一秒、光圈不低于4.5(保证足够的对焦平面)、并相应调整iso值后测出曝光准确值。在使用闪光灯后通过调整闪光灯的输出量使被摄主体曝光饱和的曝光速度比上述曝光速度稍快即可(一般达到1/100)。这样可以更好表现被摄主体所处的环境。 四、拍摄集体合影 各种会议要拍集体合影,各学校学生毕业更要拍集体合影。因此,有必要了解并掌握拍摄集体合影的技术技巧。 一张好的集体合影应该达到以下五点要求: 1)集体群像在画面布局合理,充实。 2)前后排无遮挡现象。 3)最前一排与最后一排的人都清晰。 4)没有前排头大、后排头小的透视变形。 5)没有闭眼睛的情况。 要做到以上五点,就必须掌握好以下拍摄要领。 1、应选用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的视角与人眼一致,用广角镜头拍集体照时会出现透视变形现象,前排人物离镜头近而头大,后排人物离镜头远而头小。因此,拍集体照不能使用广角镜头。如果使用变焦镜头拍集体照也应选择35-50毫米焦距段(全画幅相机)。 2、光圈和快门速度的选择 集体合影的特点是:人物是静止的且纵深大。要获得较大的景深,一般得使用小光圈和较慢的快门速度。20~30人的合影宜用f/5.6~f/8光圈;在60~70人合影时宜用f/8~f/11光圈,在100人以上合影时宜用f/11~f/16光圈。快门速度最好不低于1/30秒,这样可避免个别人在拍摄中突然的晃动。当然,在光线较差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景深,只好牺牲快门速度,但一般不能低于1/8秒。 3、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 因为拍摄集体合影需要较大的景深,所以常选用较小的光圈拍摄,这时快门速度较慢,为防止拍摄中出现“手震”,影响画面清晰度,因此在拍照中必须使用三脚架稳定照相机。 4、为避免前后排遮挡,前后排梯度要大 拍大型集体合影时,安排队列最好用桌椅,能使前后排更紧凑一点,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景深,拍出清晰照片。队列的'安排一般是第一排坐凳子,第二排站地面,第三排站凳子,第四排站桌子,如果人还多,前面可蹲一排。 如果利用大楼前的石阶照集体合影,人群站队排列应注意的是,无论人多人少都必须隔一级站队(即前后两排之间应空一级),这样才能避免前排遮挡了后排。 拍集体合影构图很重要,不能在前排摆上过多的凳子,造成队形细长,人物头像很小,构图难看。 一般拍集体合影第一排摆凳子的数量可用以下公式计算:摆凳子数量=合影人数/5 例如:100人合影,摆凳子数量=100/5= 20即100人的合影,前排领导席摆20个凳子即足。 如果拍摄100人以上的合影,最好将桌椅以照相机为轴心摆成一个弧形,因为镜头最清晰的焦点平面是在以镜头焦点距离为半径的圆弧上。因此,采用弧形站队拍摄,就不会出现集体合影中常见的两侧人物不十分清晰的情况,从而保证了中间和两侧的人物都一样清晰。 5、光线的选择 拍集体合影以柔和的自然光为好,应尽量避免直射阳光和逆光。时间应选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个时段,不要在树荫下拍照,以防产生花脸。 6、焦点选择 根据景深原理,镜头应聚焦在整个队列纵深的前1/3处。例如:若共五排人,应将焦点对在第二排的中间人物上,这样可更有效地利用前景深和后景深,拍出前后均清晰的集体合影。 7、构图方法 集体合影的构图布局要求上宽下窄留出天地,左右略留有余地而尽量充满画面。 8、拍照时注意力应集中 拍摄前先看看队列中有无前排遮挡后排的情况,如有则应调整一下位置。在按动快门前举手示意,提醒大家注意力集中,以免出现闭眼或晃动。此外,初拍集体照要避免紧张情绪,把注意力集中在准确曝光,精确聚焦以及构图上,否则,任何小小的差错和失误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为大多数集体合影是无法补拍的。 9. 多作善意提醒 合影前调整合影、坐姿是必要的程序。此乃善意提醒之一。被摄者只要两眼视线没被遮挡就觉自己的整个脸在照片上是完整的。其实不然,他脸的下半部已被前排遮挡。提醒他们:调整自己站在前排两人肩部交界处。挺胸抬头。这样拍出的照片最富有动感。 前排领导们的坐姿一定也要善意提醒:请将两腿并拢、挺胸抬头。贵宾是照片的中心,个别宾客姿态不好不仅他自己会觉失水准,照片人手一张,别人也觉没美感。一般女性一经提醒很是注意。但有些男性则积习难改。此时我一定要再次提醒“座位上的男同志”的坐姿修正要求。 拍摄过程中的提醒决定了拍摄最终效果。因天气不好快门速度慢时一定要加一句“摁快门时请大家一定不要动并保持一些时间,这样像不会虚”。 我们拍摄合影都是双机拍。之前我会紧临受众提醒他们拍摄次数和每次的拍摄意图。当我用击掌的方式提醒大家安静准备拍摄时,我已经站在主摄机的旁边请大家看镜头了。全部过程语言组织紧凑、我的提醒与目的相结合,再配合以适当的动作在很短时间内会沟通得很好。现场会很安静、有序。当然严肃活泼也是要的,尤其是你希望大家笑对镜头时。此时的提醒是幽默式的,用一句话足矣。幽默要正面、是会心的笑的类型。若哈哈大笑,表情和时间都受影响。 10. 话笑着说但要有威力 拍摄合影的过程也是检验你服务的时候。说话声音小、用词生硬都是不合格的表现。拍摄期间的讲话音量要足够大。一定要以全都能听到的音量发声。如果有话筒自然更好。讲话要字正腔圆,当然一定要说普通话或在特殊场合说英语。 拍摄一个合影你脸上的微笑要一直保持到他们从你视野中消失为止。笑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我是喜欢了才干这一行的。你呢?
会议拍照的技巧
一、 首先第一点要熟悉流程 1、做好开拍准备 首先需要事先了解会议内容,实地考察会场的大小、灯光情况、主宾位置、自己拍摄的位置等,以便打下草稿确定要拍摄的内容。在会议的前一天准备好需要的摄像器材并把DV的电池充足电。 2、正式开拍 在会议开始时,首先拍摄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全体参会人员鼓掌以及主席台上的来宾的画面,镜头要注意平移切换,速度不要太快。会场拍摄要注意选好角度,使会议主题、人物突出,一般用广角来拍摄比较好,最好用三角架,对于重要的发言人应该用全身或是半身特写画面,在拍摄时被摄人物要位于拍摄画面的中心部位,切莫喧宾夺主。 3、会议结束 在会议结束时应该先拍摄主席台的画面,然后缓慢拉向观众,最后拍摄与会者走出会场的画面。 二、注意要点 1、有的会议上会使用投影仪,这就限制了我们的DV拍摄能力,因为一般DV所使用的CCD或CMOS感光元件在有光线干扰时感光效果不太好,有时会出现色彩的失衡,画面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所以要注意调整好白平衡,另外,如果可能尽量使用摄像灯,这样可以在使用投影仪的会议上取得良好的拍摄效果; 2、注意在拍摄会议时画面变换要慢,以突出会场严肃的气氛,不要随意快速变换场景,更不要频繁使用变焦镜头,以免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 3、在发言者交接的.时候可以把画面转向观众,但如果观众恰好在打盹或交头接耳说话时,一定要注意“cut没商量”! 4、因为会议的拍摄大多数是动度比较小的画面,声音才是主要吸引人的地方,所以一定要注意声音的清晰录制。在拍摄时应该将摄像机的麦克风通过延长线对准发言人,这样可以使录音更清晰,主题更突出,但也要注意不要使摄像机的采音装置与会场的扬声系统距离太近,否则会产生刺耳的音啸声,切记切记; 5、拍摄颁奖、领奖等观众上台的动度较大的会议场面时,最好使用外接摄影灯,不要太过相信DV的某些“夜摄”功能,否则在会场的灯光下容易出现画面发虚,影响拍摄效果; 6、会议一般用时都比较长,而且多半要求全程录制,所以最好支上三角架进行拍摄,而且要备足摄像带和电池,最好有备机,否则可能会错过会议的一些场景; 7、在形象性较差的会议类报道中,可以运用切出镜头,把画面切出会场之外,来增强画面的形象表现力,当然,如果你的后期编辑能力不错,还可以切换更多相关的画面,使整部会议既有纪录片的严肃性,又不会令观众觉得索然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