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色系

时间:2024-11-29 20:57:31编辑:思创君

毛瑟C96手枪

一位美籍日本人“たかひろ”展示了一支早期型毛瑟C96的更多细节照片,让我们可以更加真切地欣赏到这款更多细节。由于毛瑟的烤蓝是在光滑的银白色金属表面上进行处理的,所以会反射一定的周围光线,所以不同的背景下,毛瑟C96的颜色会有一定的偏差。在黑色背景下,就会看到更多的细节,而在户外因为蓝天的关系,更加偏蓝。另外,烧蓝的颜色也取决于自身的深浅,比如沃尔特PP的烤蓝就比较深,你会感觉它就是黑色的。 无论你看过多少次毛瑟,都会不自觉地被巨大的击锤所吸引。为何会射击这样巨大的击锤,很多人都想不明白。有些人觉得这是为了使用时在腿上一蹭就能打开击锤呈待击状态,确实有很多人这样操作,但这并非是设计师想要的目的。真实原因可能是击锤在未打开时,紧挨着照门,可以提示射手还没有做好射击的准备。这样的小环击锤非常漂亮,比后来的大环击锤更有古典味道。左为保险关闭状态,右为保险打开状态。由于击锤难以用单手操作,所以毛瑟C96还有一个手动保险,这也就是“大小机头”,大的就是击锤,小的就是手动保险。保险关闭时,无法拉动枪机、扳动击锤。在击锤呈待击状态时,可以先关闭保险,然后扣动扳机,击锤复位而不会触碰击针。这样的设计非常实用,因此安全性非常高。毛瑟C96的挂绳环非常大,并非是一根粗铁丝简单弯成的圆环,而是经过特殊加工的双重结构。这样的结构非常便于牢固拴上枪纲,而不必担心松脱,比其它那种简单的一截弹簧要强了很多。本人觉得,这个挂绳环很像中国90年代之前长期使用的钥匙环,可能那种钥匙环就是从毛瑟C96的挂绳环上找到的灵感。握把有横向的23条纹路,后期还推出过简化版的12条粗纹路。扳机护圈是非常古典的圆形,扳机因为使用的缘故已经非常亮。扳机组件设计得非常精良,这部分只有一点点间隙,就算是有灰尘,也很难进入。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击锤高出尾部,表尺射程为100~1000米,实际测试过,当表尺处于1时,更适合50米靶子,可能是后来经过了某些调整,以符合其它主要射击50米目标的操作。表尺前方有两个凹槽,那是固定的位置。前面还有向下的凹槽,可以方便手指将所有药压入仓。上方正中有一个巨大的抽壳钩,毛瑟C96是向正上方抛壳的。 毛瑟C96的管和机匣是一体的,“Waffen Fabric Mauser Obendorf Amnecker”的字样就在机匣的顶部。锁定在后方,可以看到内部结构,这样精巧的设计在现代上已经无法见到了。下部是对称的,所以能够可靠地将内交错排列送入膛,由于抽壳钩就在顶部,抓住的动作不会影响到供给的可靠性。140mm长的管,由于使用的是7.63×25mm毛瑟,扣除弹壳长度后,实际管长度为115mm。管有一定的锥度,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却显得非常优雅,与同时代的转轮武器类似。口前部是固定的准星,为了方便从衣服内拔,许多中国军民会将其锯掉。 口有使用时留下的磨损痕迹,这种早期型号的毛瑟采用四条膛线,可以看到内部膛线已经严重磨损。这是因为7.63×25mm毛瑟膛压很大,损伤比较严重。毛瑟C96采用的是管短后座自动方式,当机处于后方时,一体化的管和机匣会向后运动一段距离。这时你可以看到前部与机匣复杂而又完美的配合部分,这就是德国机械的美感。 管下方的钢印,左侧的D明显没有打完整。这是因为这部分有较大的弧度。由于毛瑟的所有档案已经在1945年被烧掉了,所以现在根本无法通过身上的标识确定毛瑟的制造年代和背景。 机匣两侧的钢印,左侧靠右的皇冠加字母“U”表示这是一支商业 这支毛瑟C96由于有比较完整的资料,所以能够确定是在1903年制造的。100多年后,将它与现代电脑键盘放在一起,让人有很多感慨。现在的工业产品,100年后会是什么样,还会有人这样爱惜的把玩?这支毛瑟C96与勃朗宁1935大威力摆在一起,可以看出它的设计确实比较老,这与我们是否更喜爱前者没有任何关系。 同时表示,为了找到合适的木盒他想尽了任何办法,却一直没有如愿。照片中的这个是他从射击俱乐部借来的,也许这就是古董迷的苦恼,很多配件罕见、贵重。

暖白光和白光的区别

暖白光和白光的区别:颜色不同、色温不同、用途不同、舒适度不同。1、颜色不同暖光看起来会更偏黄色一些,而白光看起来会蠢辩更偏白色一悄渗些,偏冷色。2、色温不同暖光的色温一般都是2700K左右,而白光的色温一般都是4000K左右。3、用途不同暖光更适合用在卧室、餐厅等空间,而白光则更适合用在客厅、办公室、厨房、书房等空间。4、舒适度不同暖光的光线比较柔和,不会刺眼,而且还略带一点昏暗,所以可以营造出一种浪漫、温馨的气氛。而白光的光线特别明亮,带运缺甚至会有点刺眼,也无法创造浪漫的氛围。白光干涉仪的维护事项1、仪器应妥善地放在干燥、清洁的房间内,防止振动,仪器搬动 时,应托住底座,以防导轨变形。2、光学零件不用时,应存放在清洁的干燥盆内,以防止发霉。反光镜、分光镜一般不允许擦拭,必要擦拭时,须先用备件毛刷小心掸去灰尘,再用脱脂清洁棉花球滴上酒精和乙醚混合液轻拭。3、传动部件应有良好的润滑。特别是导轨、丝杆、螺母与轴孔部分,应用T5精密仪表油润滑。4、使用时,各调整部位用力要适当,不要强旋、硬扳。5、导轨面丝杆应防止划伤、锈蚀,用毕后,仍保持不失油状态。6、 经过精密调整的仪器部件上的螺丝,都涂有红漆,不要擅自转动。

毛瑟C96手枪

毛瑟C96手枪毛瑟C96手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在1896年推出的一款半自动军用手枪,它在中国被称为盒子炮,除了这个称呼,它还有驳壳枪、自来得、快慢机、匣子枪、大镜面等称呼。盒子炮毛瑟军用手枪:毛瑟厂于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隔年正式生产。因为枪套是一个木盒,在中国被称为匣子枪因配备20发弹夹则被称为大肚匣子。因枪身宽大,又被称为大镜面。有全自动功能的,又称快慢机。毛瑟手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制造的一种手枪,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动手枪之一。枪长288毫米,口径7.63毫米,重1.24千克,20发弹匣供弹,子弹初速每秒425米,射击方式为单发和连发,射击速度每分钟900发,有效射程50-150米。该手枪威力大、动作可靠、使用方便,广泛流传于世界许多国家。由于中国战场的特殊,决定了这种手枪的江湖地位。包括抗日战争在内的近半个世纪的战争,大多是非正规战争,在抗战胜利以前所进行的游击战就是主要的作战行式。化装奇袭、伏击、村落战、地道战等的小部队作战行动是敌后抗日游击战的主要战法,在重武器与自动火器严重不足和重视轻装机动的游击队中,毛瑟手枪便成了游击队员最好伙伴。毛瑟手枪虽然在抗战、内战中广泛出现,但它毕竟是旧中国武器装备低下的产物。一把不论多么精致的毛瑟手枪,也无法和一把粗制滥造的冲锋枪抗衡。到了朝鲜战争中期,苏式托卡列夫手枪就逐渐代替了毛瑟手枪。

上一篇:双枪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