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余额不足,暑假前后家长的心态有哪些巨大差距?
一到寒假或者暑假,学生们的心情是特别兴奋的,但是当回到家以后又逐渐的失落。都说想吃妈妈做的饭菜,但是不想看到妈妈那张婆婆妈妈的嘴。马上假期就要结束了,家长们在开学前后都有哪些不同的心态呢?首先在快放假之前,家长们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自己的孩子放假。他们回到家了以后一定要给他们做顿好吃的,毕竟在学校吃的也不好,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而且作为家长来说,也会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自己的孩子,就算再怎么调皮再怎么懒惰,那也是自己生的,一定不要跟他们生气,让他们愉快地度过一个假期。当孩子放假的前一个星期,家长的心情肯定是特别愉快的。好几个月了,终于可以看到自家的孩子了,是胖了还是瘦了?迎接孩子的那一天,家里面肯定是一桌丰盛的饭菜。同时还会嘱咐自己的孩子,好不容易放个假在家里,好好休息休息,就不要到处乱跑了。言外之意其实是不要老是跟同学出去聚会。等放假放到一半儿的时候,那才是家庭大战开始的时候。每天都是家长在唠叨,孩子怎么还不起床啊?太阳都晒到屁股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懒呀?都不知道帮着我做一下家务,洗衣做饭什么的。这么大个人了,怎么什么都还不会呀?你在学校是怎么过的?反正一大堆的抱怨都是出自家长之口,我是觉得这个孩子怎么看怎么都不顺眼,怎么变得这样了?等到快要开学的时候又特别的不舍,抱着孩子千叮咛万嘱咐的,有的家长甚至还会流泪。在放假的时候一定要快点回家,这个时候恐怕是忘了孩子在放假的时候带给自己的痛苦了。人家都说放寒暑假是为了给老师歇一口气,开学是为了给家长喘口气。
暑假以过半,聪明家长怎样帮孩子,新学期才能不掉队
新的学期即将开始,进入初三的孩子、老师、家长如何做好新学期开学的准备工作,迈好新学期开学的第一步,更好的适应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要求呢?建议做好以下五点准备:一是提前规划新学期的学习目标。目标具有很好的导向和激励功能,结合自己实际学业水平,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要,确定多方面的目标,比如学习水平的目标,学习习惯上的改进目标,学习内容容量方面的目标,以及身体素质发展方面的目标等等。目标最好小而具体,并且跳一跳能够实现,具体表现为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数字或行为变化来评估。二是合理规划新学期的学习安排。通过假期的调整和查漏补缺,以及提前预习,有些考生已基本上能够跟上新学期学习的基本要求。为了更好的使学习进程有条不紊,学生可以结合新学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有意而为的对自己新学期的学习活动做一些针对性安排和规划。比如学习作息时间的调整,每天的复习科目的安排,在学校中午学习活动的安排,以及自己课外阅读读物的选择,以及如何与同学进行交往沟通等等。三是适度调整假期的心理。为了适应新学习相对紧张的学习生活,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家长要帮着做一些不同的心理准备,更快适应新环境。在漫长暑假里,很多学生外出旅行、选择各种学习班、走亲访友等,学生的学习作息时间、生物钟等有些紊乱,学习安排也有些松懈。临近开学,有些学生担心和恐惧新学期的学习环境,比如怕学习跟不上同学,学习出现掉队、害怕遇到自己经常攻击或欺侮自己的同学,毕业班的学生担心经常性的考试,使自己挫败感重复点燃,导致心理压力剧增。因此,不少学生出现开学恐惧心理。这需要家长仔细观察、留意,给孩子及时的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四是提前作好新学期的用品准备。新学期开学,有些年级科目的增多,学习用品也随之增加,需要提前做一些准备。教辅资料购置一是忌贪多求全,二是忌多多益善,三是忌人云亦云。最重要的是因人选材,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辅材料。五是作好新学期前的作业检查。家长们应抽空关注孩子暑假作业完成情况。还没做完作业的,要及时提醒,不要过度指责。而由于因能力不能完成的作业,家长要适度的提供建议或帮助,但不要替代学生作业,可以请教同学或辅导教师。尤其是不能通过打骂的方式,来发泄家长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