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是现在的哪里
玉门关是现在的甘肃省敦煌市。
一、简介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是中国境内连通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之一,关城方形如盘,北、西两面有门,北门外不及百米即到疏勒河,和西南的阳关同为当时通往西域各地的交通门户,出玉门关的北道,出阳关为南道。玉门关在中国古代一直是文人墨客的咏叹之地,唐代诗人王之涣就曾留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佳句。
二、名字由来
玉门关是汉朝西陲最重要的两关之一,是古代丝绸之路进入西域北路的必经之道,是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西汉开国之初,历经多年的战乱,百废待兴,实力不如北边的匈奴,只好采取与匈奴和亲的策略得以休养生息。至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汉朝开始对匈奴进行反击,派霍去病等将军西征,赶走匈奴势力,打通了河西走廊。为管理这些地区,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河西四郡,并修建汉长城和玉门关、阳关,作为边防设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玉门关的得名,是因为丝绸之路贯通以后,商人往来不绝,西域于阗(今新疆和田)的美玉经此关进入中原,故名玉门关。
玉门关是指的是哪里?
玉门关是指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在甘肃敦煌西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之间。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玉门关景点:玉门关城堡平面呈方形,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总面积630多平方米。城北坡下有东西走向的一条大车道,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过乘及邮驿之路。现存城墙高9.7米,上宽约3米,墙基最宽处5米,上有城墙,城东南角有马道可以登顶。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汉长城是汉代河西地区军事防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虽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大漠雄关曾经的壮丽与繁华。敦煌境内的汉长城是现存距离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汉长城,极具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